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3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网民大会堂
校园惨案:滴血的问号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校园惨案:滴血的问号

昨日上午,制造福建南平校园惨案的邓民生被执行枪决。而当天下午,广东省湛江市下辖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再次发生凶杀案:一名男子冲进校园,持刀砍伤18名学生和1名教师。

(本报今日A06~A10版)

校园安保,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虽说学校作为一个公共场合,自然不可避免这样那样的事件发生,可从来没有一个年份像今年这样校园凶杀案呈现出井喷之势。

像北京那样将学校纳入到司法的保护之下,固然是一种值得借鉴的举措。可是,广东湛江凶杀案的结果却提醒我们,至少还有两个方面应该改进管理:其一,警察安保进驻校园仅仅是一时之策,能否成为一项长期的根本制度呢?其二,仅仅把目光放在校门口与上学路上还远远不够,湛江的这起案子,便是发生在校园里面。

显然,校园安保工作是个庞大的工作体系,除了校园方面完善的安全举措外,最根本的,还在于改善社会的民生现实,消解报复社会的极端分子滋生的“土壤”。马静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人世间莫大的悲哀之一,也许就是悲剧的不断重演。又是持刀砍人,又是孩子受到重创,这斑斑的血泪不能不让人产生悲愤之情。

南平血案之后,一些地方深受触动,开始反检自身,加强学校安保,但显然仍有太多的学校麻木不仁,更不要说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防范了。

对那些铆劲“报复社会”、“只求一死”的人,则更需从社会学角度加以剖析。当一个人因种种原因,把自己的精神矿难释放给社会,他是在把自己当做人质来绑架这个社会,与社会同归于尽。我们需要追本溯源,挖出罪恶的渊薮。石城客

保护学生安全体现一个社会的良知

一起又一起的侵害学生的恶性案件相继发生,我们不难想象,学生家长将是多么的惶恐不安?血案将在学生幼小纯洁的心灵中埋下怎样的种子?作为家长,作为父母,作为老师,作为社会上每一个有良知的成年人,我们该怎样面对孩子们恐惧的眼神?

繁衍生息,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本前提。父母对子女的悉心呵护,是人性的根本体现。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最基本的安全感,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基本良知。当一双双罪恶的黑手伸向花季少年,当本来应该受到全社会呵护的学生屡屡受到伤害,他们又怎么能相信社会公正,怎么去相信正义的力量?我们到底能不能为下一代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

在当前这个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一些人悲观厌世心灵扭曲,产生报复社会的恶念,屡屡将自己的一腔怨气撒向心灵纯洁的稚嫩儿童,确实值得我们高度警惕。校园治安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必须切实承担起保护学生的责任,还校园以安宁。周建邦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