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6版:新世纪十年见郑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记事
“燕庄”从此被封存归档
fgh100424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燕庄”从此被封存归档
新燕庄见证了郑州城中村的变化
燕庄已经成为往昔,在这里,已经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晚报记者 常亮 图

在金水路边,当年燕庄的许多建筑大多不复存在,唯有穆青先生亲笔题字的“毛主席视察燕庄纪念亭”依然傲然耸立,默默述说着燕庄的光辉历史和独特地位。

60年前的燕庄,是一座普通的农庄,没有小楼,没有宽阔的马路,只有一望无际的麦浪;而今,它华丽转身,还拥有一个时尚的名字——郑州曼哈顿广场。3000多户村民和2万余户外来租住人口从这里搬迁,关于燕庄,他们有太多的感情。61岁的老郭说,这里是他出生的地方,虽然现在已物是人非,但他有空就会来纪念亭坐坐,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那些支离破碎的记忆。

曾经辉煌的村庄变得尴尬

燕庄是连接老市区和郑东新区的桥梁,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

河南省委、河南省公安厅、黄委会等众多党政机关都在金水路两侧;金融商业机构繁多,一些大型经济体也设置于此;中州假日酒店、民航大酒店等星级酒店侧身两旁;除金水河外,还有人民公园、紫荆山公园等可供人们休憩游玩。

占据在郭先生那一代人心中的燕庄,是荣耀和繁华,是灿烂和辉煌。不过,在它繁华的背后,燕庄日益凸显出了它“城中村”的尴尬。

这种尴尬一方面因为郑东新区的崛起而更加明显化。实际上,燕庄作为城中村,不仅影响金水路迎宾大道的形象,还使金水路承接郑东新区受到限制。未来路的中断,把未来路的辐射力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使东南板块缺少了东北部的支撑。城市经济布局的整体性和协调性被打破。它已经成为“郑州东进”实现“大郑州”城市蓝图的一大阻碍。另一方面,随着流动人口的不断涌进,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的大肆涌现,各种问题不断滋生。在燕庄繁华的背后,却是派生污垢的温床。

据了解,那时候村内“五小”门店多,占道经营的小商贩也没人管理,食品卫生方面也做得不到位。据老郭回忆,村内不仅有汽车修理厂,还有废品收购站,不少街道旁边都是垃圾堆。居民楼建得太近了,楼和楼之间的住户打开窗户就能牵住手……

省会第一村实现华丽转身

燕庄村占地170亩,独特的地理位置,使燕庄村成为省会“第一村”,燕庄村的改造也被列入郑州市重点建设工程。

2006年5月25日17时18分,一声爆响,一栋9层建筑——泽林大厦轰然倒下。这是正在整体拆迁改造的燕庄村的最高建筑,它的爆破意味着该村拆迁已进入攻坚的实质阶段。

2006年7月初,郑州市金水区燕庄拆迁指挥部会同升龙置业出台了燕庄安置规划,“在英协路东侧,沈北路两旁,共建设12栋26层以上的高层,让785户家家有份儿。”8月中旬,随着最后一栋楼的成功爆破,“燕庄”从此被历史的尘埃封存归档,留下的是30余幢30层以上的现代化商务楼,奢华袭人的曼哈顿广场。晚报记者 鲁燕/文 白韬/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