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新区的崛起,需要强大的经济投入;一个区域的发展,需要持续有效的资金支持。当郑东新区的开发遭遇强烈质疑时,这家机构为它提供了第一笔授信;当郑东新区逐步成长为新的城市亮点和经济增长点时,这家机构与它齐头并进、共谋发展。作为第一家入驻东区银行的支行行长,卢炎武亲身感受着郑东支行和郑东新区的不解之缘。
晚报记者 马燕/文 赵克/图
和郑东新区首次合作“相伴而生”
2002年,郑东新区的设计蓝图亟待付诸实施。尚未起步的郑东新区,急需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但是,看不到现实的利益,投资者按兵不动,金融机构徘徊观望。卢炎武介绍说:“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省行较早地看到了新区的发展前景,并且从支持地方发展的社会责任出发,对新区的金融支持不遗余力。”
提及第一次合作,卢炎武感慨良深:“刚开始,真是举步维艰。当时,新区没有任何融资经验,我们对基础设施信贷业务也涉及不广。双方都在探索合作之路。”后来,在农总行、省分行的建议下,郑东新区设立土地储备中心,为土地储备贷款投放创造了条件和平台。2002年10月,对郑东新区的首笔20亿元授信审批完成,郑东新区直接用信5亿元。随着第一笔款项的到位,双方终于迈出了成功合作的第一步。“2003年3月28日,省行果断决策,正式组建郑东支行。虽然最初只有3名员工,却首开为客户开设支行的先河。”
和郑东新区“共同成长”
随着郑东新区的发展,入驻客户不断增加,农行郑东支行的经营框架不断扩大。卢炎武用一组数字说明了支行这7年间的发展:支行员工数从最初的3名壮大到36名;支行存款金额突破31亿元、贷款突破51亿元;支行的利润从无到有到目前直逼2亿元。随着这些数据的增长,郑东支行在农行系统内也脱颖而出,从“不起眼”的单点小行成长为资产规模最大、经营效益最好的支行。
卢炎武坦言,支行发展得益于郑东新区的进步。“事实证明,农行对郑东新区的贷款是有远见的,新区对我们的回报是超出预期的。”
其实不止中国农业银行郑州市郑东支行一家“相中”郑东新区,现在多家银行、企业总部扎堆进驻,CBD金融商圈加速形成,这里不仅风景优美,更已成为全省最具活力的金融和企业总部核心区,成为全省金融机构、企业总部最集中的区域,被评为“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CBD”之一和“河南省30个服务业特色园区”之一。一个现代化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金融聚集区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