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读报短评快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无标题

从GDP至上回归民富为本

□张敬伟(江苏)

未被CPI所反映的

真实通胀水平

无论是从各项引发真实通胀的经济指标,还是现实生活的老百姓切身体验看,真实通胀水平都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现如今,市场已经难以寻觅3元以下的菜价,消费者体会到的物价飙涨水平,远远超出预期和工资增长。

目前的形势要求,宏观调控必须有一揽子的思维,任何一次的孤立出牌,都将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各部委之间如果不能有效配合,今年的宏观调控亦将重现“一收就死,不收就乱”的局面。何以作为,需要大智慧!——《上海商报》

中华全国总工会集体合同部部长张建国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本报今日A06版)

国富民穷的盛世是虚妄的。同样,国富民穷的现代化是镜花水月。现实,要求我们破解国富民穷的瓶颈。

在笔者看来,就要从GDP至上回归民富为本,就要减轻民生税负,加大民生工程的投资,而下马那些投资大、见效快的政绩和面子工程。尤其是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通过公平的机制使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大幅提高。

从发达国家的数据看,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这说明,国家在取之于民上要轻宜缓,在用之于民上需重和快。如通过税收调节将高收入阶层的一部分财富纳入国民收入再分配;如进行高收入行业的工资阳光化改革,像公务员工资、津贴的统一,还有实行垄断行业工资封顶制,确保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工资水平差距维持在合理比例以内。最重要的,就是使虚拟的平均工资落到实处。众所周知,这些年的工资收入增幅平均数字并不低,但是由于财富上的两极分化,这些虚拟的数字工资增长就失去意义。因此,让虚拟工资的增长变成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幸福,才是当务之急。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社会追求国富的惯性还在持续,那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楼、路、桥建设工程依然是现在进行时。公众叫苦不迭的看病难、上学贵和买房难等三大民生工程依然没有解决。后危机时代,经济过热和通胀风险又给民生带来现实的困扰,4月份的经济数据足以说明通胀不再是预期而是严酷的现实。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创造条件”增加国民财产性收入的论断。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前夕更是直接提出提高居民收入的迫切性。这些都足以说明,在中国市场经济进入深水期的情境下,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从国富(取之于民)到民富(用之于民)的转型。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