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T04版:新世纪十年见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拜祖大典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无标题
我骄傲,我是一名炎黄子孙!晚报记者 白韬 图
王仁民 河南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 讲述人

炎黄二帝巨塑,郑州新地标

“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必须要有一个物质载体,于是就有了炎黄二帝巨塑。”3月初一个阳光和煦的上午,河南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王仁民神色庄重地对记者说。已85岁高龄的王仁民精神矍铄,他是建设炎黄二帝巨型塑像的首倡者,同时也是炎黄二帝巨塑从设计到集资、施工的直接推动者和见证人。

炎黄二帝塑像落成,3万余名炎黄子孙观礼

1987年,时任黄河游览区党委书记的王仁民,在讨论游览区内浮天阁的设计时,发现了雕塑家吴树华的炎黄二帝创作雕塑稿,激发了在游览区建设巨型塑像的念头。 “这个工程不是国家下达的任务,而是民间发起的。那时候也不兴招商引资。”王仁民回忆,当时他们准备向全球华人募捐来建造炎黄二帝巨像,并成立炎黄二帝巨像筹建委员会。

然而,筹资的难度远远大于王仁民的想象。工程预算粗略统计至少需要5000万元,而各处“化缘”所得还不足1000万元。所以,1991年9月12日举行奠基仪式后,直到1994年9月12日才正式动工。至1995年年底,以山为体的巨像工程完成60%。

进入新世纪,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拖延17年之久的炎黄二帝塑像复工建设,两年后,顺利完成了主体工程。2007年4月18日,声势浩大的落成典礼举行,海内外炎黄子孙3万余人参加。

高106米的炎黄二帝塑像是分成许多标段建设的

谈起这一切,李智慧也深有体会。李智慧是黄河风景名胜区炎黄景区管理所的副所长。她回忆说,为了筹建炎黄二帝塑像,景区成立了炎黄二帝工程建设项目部。李智慧最初在项目部办公室负责文字工作,随后负责工程招标。“咱们现在看炎黄二帝塑像或者炎黄广场,都是整体的形象,实际在当初建设的时候,都是分成许多标段建设的。”李智慧说,像二帝像的土建工程、外贴花岗岩石工程等都是分成一个个标段进行建设的。

李智慧回忆,由于之前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工作,都是先上网查询了解。比如炎黄广场上的钟和鼓,先是从网上找国内相关的生产单位,如铸铜厂之类,然后景区再组织人员去这些单位实地考察。记得当时景区先做了一个四五十厘米的钟鼓的模型,经过一个多月的考察、招标,最终确定了招标单位。

2007年4月18日,炎黄二帝塑像落成庆典举行。看着自己参与建设的工程终于竣工落成,李智慧说除了心里非常激动之外,就是在经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紧张工作后,终于可以痛快地睡上一觉了。

如今,高106米的炎黄二帝塑像成为郑州新的地标。南来北往的列车,只要经过黄河风景名胜区,人们都能在车上看到巨大的炎黄二帝塑像,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晚报记者 左赞 胡审兵/文 晚报记者 马健/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