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0版:招生直通车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无标题

高考临近,孩子突然拒绝去学校

问题不一定由高考引起

心理专家:家长要弄清缘由对症下药

心理咨询室

□晚报记者 张勤 张竞昳

小华,男,19岁,就读于市某高中,高三。

母亲:务农。

家庭成员:妈妈、姐姐、小华。

母亲认为家庭关系好。

困惑

高考临近

儿子突然拒绝去学校

“老师,求你快帮帮我的孩子吧,这马上就高考了,他还整日待在家里不去学校。”

昨天上午刚上班不久,团市委12355青少年维权及心理咨询中心办公室的大门就被推开了。进门的中年妇女气喘吁吁,来不及调节一下情绪,就冲工作人员急促地喊道。

来人正是小华的母亲,在工作人员的安抚下,她渐渐稳定了情绪,开始向咨询师倾诉。

从小到大,小华一直都是爸妈眼中听话、懂事、勤快的孩子,从不惹事,人见人爱,学习上也一直都是班上的前三名。可随着高考的临近,小华不仅对未来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直进入不了紧张的备考状态,反而在行动上总是慢吞吞的,在家心神不宁,老想着出去。这几天竟然一直待在家里,不愿去学校,并称只有傻瓜才会每天趴在书堆里闷头做卷子。

深究

儿子变了,写情书、买手机、上网吧

在咨询师的启发和提示下,小华的母亲进一步详细地描述了情况。

原来,早在两年前,小华就有一些变化,跟女同学传递情书,偷拿家里的钱买手机、MP3,有时还会瞒着母亲去网吧。随着高考的临近,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了。

“去年11月有一段时间,突然很爱打扮,还开始留长发。最近这段时间,他都不跟我说话。”小华的母亲说,如今,即便儿子偶尔接自己几句话,也是心不在焉,看起来很勉强的样子。

面对从不跟自己说心里真正想法的儿子,面对儿子看自己时候的冷漠眼神,她觉得特别伤心、难过。

分析

平时就得防微杜渐,别等问题爆发才重视

12355中心主任、高级心理咨询师袁林方分析了小华的情况,他认为,小华的问题其实一两年前就已出现了,母亲当时也有所察觉,只是一直没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直到高考临近,小华的状态影响到了高考,家长才开始着急。

袁林方说,小华的问题早已存在,高考的压力使其问题更加突出,在重压的刺激下,问题才集中爆发。而在平时的咨询中,跟小华情况相似的案例也并不少。很多学生在高考前突然出现问题,事实上,这当中的许多问题本来在高三之前就完全可以避免或者调整过来,只是因为家长不够重视,才最终导致大考在即,全家乱作一团。

在他看来,不管是考生本人还是家长,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都应该多留心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及心理状态,在进入高三之前特别是高三春节之前,及时清理心理垃圾,将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

建议

平等沟通,弄清楚缘由才能“对症下药”

12岁到19岁的年龄,一般是孩子的中学阶段,也是他们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育最为剧烈的时期。在这段时间,他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在对人生、社会和未来充满幻想与好奇的同时,也将经历“骚动”、“矛盾”和“动荡”。

案例中小华出现的一些诸如爱打扮、注重自己外在形象,买手机、MP3等问题都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家人最好不要过分遏制,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如帮助孩子发展兴趣,培养爱好,增加社会团体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当其在成长过程中遭遇挫折或迷茫时,引导他用合适的途径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从而获得积极的支撑和正确的指导。

袁林方建议小华的母亲,在真正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跟小华平等交流,先慢慢得到孩子的认可,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之后,再做进一步的沟通,对症下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老师,一起帮助小华在高考冲刺的关键时期,及时调整心态,明确目标,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考试。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