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0版:郑州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11点30分,污水管道塌方,将他埋住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11点30分,污水管道塌方,将他埋住
主角:45岁的洛阳民工李松奇
起因:花园路迎宾路口一工地,挖通管道引发塌方

主角:45岁的洛阳民工李松奇

起因:花园路迎宾路口一工地,挖通管道引发塌方

15日,从上午11点30分到晚上7点44分,45岁的洛阳人李松奇一直被困在污水管道里,泥土和石块压得他动弹不得。

营救过程中,消防队员和工友在内径70厘米的污水管道里不断爬进爬出,由于一直坍塌,最后只得挖开绿化带、剖开路面,才成功将李松奇救了出来。

晚报记者 张璇/文 周甬/图

管道里突然塌方,李松奇在返回出口时被压住

花园路与迎宾路东北角有一个工地,在距离路口向东100米处、与人行道一墙之隔的工地上,有一个深约四五米,范围约十几平方米的大坑,15日中午,特勤二中队的消防队员和这里的工人不停地从坑里进进出出。

在坑的底部有一大一小两根南北方向的管道,七八个人蹲在直径约1米的大管道口,每个人身上都沾满了泥浆。

这是一个污水管道,45岁的洛阳人李松奇被泥浆压在里面,趴着动弹不得,他的下半身被压住。

李松奇的老乡小贾也是一头一脸的泥,他说,这是黄河博物馆的在建工地,十天前,他和李松奇与其他几个老乡一起来到这个工地上,他们的工作是挖通管道。

“先把污水管里的土挖出来,然后再往前接个支管。”小贾说,一大早,4个人就开始在管道里挖土,李松奇在最里面,已经挖到管道外一两米的地方了。到上午11时30分,大伙准备上来吃饭,谁知里面的泥土和石块突然塌了,李松奇在返回时被压住出不来了。

一开始,消防队员准备用绳子将李松奇拉出来,但试了好几次他不断地喊疼。“他一直说‘受不了,太疼’,为了保证安全就不敢再拉了。”一名消防队员说,他们先是用一根绳子拉,后来换成两根还是不行,最后只好放弃这个办法。

管道里传来李松奇粗重的喘气声,声音越来越大

在迎宾路上,南北各有一个绿化带,将快慢车道隔开,南边慢车道上的一个井口是污水管道的另一端,消防人员正在用水泵抽水。特勤大队副大队长李伟峰说,污水管道一共有21节,每节2米,共42米长。一开始给李松奇戴上呼吸罩,但是设备太多占空间,管道内的氧气也可以满足呼吸需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将呼吸罩摘除。从管道里钻出来的消防队员说,里面还在不断渗水。

为了防止淤泥埋住李松奇,6名消防队员轮流进去挖他身边的泥,三进三出后,从管道里传来了声音。

“哎呀……哎呀……”管道里的声音带着嗡嗡声,听起来焦急又费力,几声呻吟后,接着传来粗重的喘气声。

14时45分,李松奇的呻吟声越来越大,而且变得急促起来。“别喊,别喊,保存体力,人就快过去了。”管道口的消防队员不断给他打气。

14时48分,一台挖掘机开到附近。

14时51分,在迎宾路路南的慢车道上又打开一个窨井盖,消防队员准备从旁边的支管找地方进入。

刚从管道里钻出来的特勤二中队消防队员说,他们挖泥已经挖到李松奇的腰部,但上方还是不断有泥块往下落。“坍塌得太快,还有水,必须一直挖,不然人就被埋住了。”

消防队员跳进坑里,凿出一个一平方米左右的洞

如果从工地里的管道口进入,需要爬很长的距离才能到李松奇被困的地方,消防人员决定将迎宾路路南边的绿化带挖开,这里的管道离李松奇被困的位置更近些,离他的上半身约有两三米。

为了防止挖掘机作业时加速塌方的速度,几名消防官兵站在花坛边不断指挥着,很快就挖出了和工地内大小差不多的坑。“小心,小心点,慢点,慢点。”大家不断提醒着。

“咣当”,听到这个声音,在场的所有人都绷紧了神经,已经挖到管道了,接下来就需要更加小心。

15时38分,管道露出来后,几名消防队员立刻跳进坑里,管道的管壁很厚,两人先用钻机将管道钻出几个眼,随后用铁锨等工具凿出了一个1平方米左右的洞,里面的泥浆一下子流了出来。

“哎呀……”呻吟声又传出来了,这次声音清晰了很多。“兄弟,你再坚持一下,快好了啊。”洞凿开后,在场的人迫不及待地向里面喊话。

消防战士徐昭烁钻进管道挖泥,在洞口外的张欣先是用铁锨铲,后来干脆用手往外扒,从洞口可以看到,徐昭烁的脚也在不断往外蹬泥。很快,里面挖出的泥浆已经没过了张欣的脚踝,接着他也钻了进去。“快了,快了,别喊。”管道里传来徐昭烁的声音。

消防官兵努力从被困者双腿方向掘进。

救援队员坐在路边苦想营救方案。

从管道里出来,消防队员全身糊满了泥。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