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4版:热点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曹休墓三大未解之谜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曹休墓三大未解之谜
人头骨,谁的?砖上的字,何意?砖上戳记,代表什么?
记者连线考古专家,详析曹休墓与曹操墓相同及不同处

人头骨,谁的?砖上的字,何意?砖上戳记,代表什么?

记者连线考古专家,详析曹休墓与曹操墓相同及不同处

对于曹休墓葬的挖掘,考古队采用的是把墓葬沿中轴线分为两部分,一半一半来进行的方式。《洛阳晚报》供图

墓中发现的人头骨。《洛阳晚报》供图

曹休墓与曹操墓的区别

曹休与曹操有何联系?昨日记者电话联系到了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队长史家珍。由于昨日一天都在不停地接电话,史队长的嗓子已经嘶哑。

对于“曹休墓”的发掘网友给予的质疑,史家珍表示,其实这座墓的发掘从去年2月份就开始了,“在进行发掘过程中,我们的工作做得很细”。

据史队长介绍,目前曹休墓的发掘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只剩下线图的测绘,而此次发掘出来的精美文物,将在考古专家进行整理后通过博物馆向公众展示。

相同处

抛弃“坐北朝南”传统

都选择东西走向

“凭着曹休与曹操的亲密关系来推测,当年曹操安葬的时候曹休肯定是在现场的。”史队长推测称。这也正好可以解释曹休墓葬为什么和曹操墓葬一样,都是东西走向,而古代帝王、达官贵人修建墓葬,往往信奉“坐北朝南”的传统走向。

此外,曹休墓虽然规模较大,但上部同样未发现封土和陵寝建筑,随葬遗物以陶器为主,这些特征和曹操墓一样,都是“不树不封”,符合曹魏时期薄葬的丧葬制度。

不同点

有曹操墓葬中未有的照壁

曹操墓平面为甲字形,主要由墓道、墓门、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斜坡墓道长39.5米,宽9.8米,最深处距地表约15米,占地面积约740平方米。规模宏大,结构复杂。

曹休墓同样是砖室墓,由墓道、甬道、耳室、前室、后室、北侧室、南双侧室等组成。整体布局如同现代房屋的“三室一厅”,通过墓道下去,首先是前室,相当于客厅,而北侧室则是放置墓主棺椁的,相当于主卧,南侧室则是陪葬人的棺椁,相当于客卧,而后室则是书房,耳室则是储物间,功能划分十分明确。

这个墓室还出现了曹操墓葬中未出现过的照壁。

两个墓葬的区别还有,曹操墓是四边攒尖顶,而曹休墓是拱形顶;曹操墓是青石砖铺地,很厚很宽;而曹休墓的地砖则是烧制而成,长约50厘米,相对曹操墓而言“很窄”。

晚报记者 杨宜锦

内葬1男1女,还有骨骼身份待确认

没过几天,挖掘人员在前室及各侧室内都发现有散乱的人骨,前室西北角发现一块较为完整的头盖骨和两段肢骨……骨头被拿到了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王明辉的手中。

没过多久,好消息传来,经王博士鉴定,这些骨骼至少包含两个个体,但是同时也有小的碎骨片,无法判断其具体的归属。从骨骼上不能排除还有3个甚至更多的个体的可能性。

根据王博士的鉴定结果,两个个体是一男一女,男性个体的骨骼,包括前面的额骨、腿骨、胫骨、小腿骨、大腿骨、上下颌骨以及部分脚趾骨,根据残留的耻骨联合面,判断其个体应该是50~60岁;根据颅骨的形态和骨缝的愈合程度,女性大概是40岁左右。

而后,工作人员又在北侧室发现棺椁痕迹,亦见骨痕,工作人员据此判断,整个墓葬至少埋葬了3个人,而这也印证了最初发现的此墓葬墓道被多次挖开、曾实施过合葬的判断。

墓砖上有“左”“右”等字样,这是何意?

工作人员研究发现,该墓葬所用的墓砖有条形砖和楔形砖两种类型。其中的条形砖宽24厘米,长48厘米;楔形砖尺寸差别则很大,长度约48厘米,窄头宽度14厘米到28厘米,宽头宽度22厘米到36厘米,厚度11厘米,多用于券顶。

再仔细辨认,工作人员发现,在楔形砖上有一些朱书的“左”、“右”、“第一”“第二”“第四”等文字,且位置排列有序,这也表明这个墓极有可能是预制而成。

那么,这个墓是谁为曹休预制而成?是他的家人或是曹休自己,又或者另有其人?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信立祥的观点是这个墓并不是曹休家里面给他修的,应该是由当时的中央政府来修的。

信立祥为何有这样的观点?曹休在当时的政权中占据怎样的位置?这些都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砖上有戳记,当时也有责任倒查机制?

然而,这一问题还未解开,另一个发现又让工作人员匪夷所思了:一些砖上,还有部分戳记,上面的字迹似乎为人的名字。

这些看起来像人名的字迹包含着怎样的意义,它是制砖人的名字吗?如果是,将制砖人的名字标记在砖上,能让我们对当时的墓葬制度和社会有哪些新的思考呢?

我们是否可以大胆设想一下,之所以在每块砖上都标记有名字,是说明当时的社会已经采取了责任倒查机制,一旦发现质量问题,政府部门会及时追查,一些人或许还将面临杀头的危险呢?

一连串不解之谜

在前室与侧室、耳室之间均有过洞连接,甬道及各个过洞的中部有凹槽,内里发现有板灰,这些板灰是来自门槽还是说明墓葬各室的门都为木门构造?

在前室发现一件精美的鎏金铜带钩,这件精美的带钩是墓主人曹休的吗?它背后的文字显示的是它是为墓主人特制的,抑或是买来的装饰品?如果它真的是墓主人的随身饰物,那为何没有陪在墓主人的身边,而出现在了前室?

墓葬尽管被盗严重,但还残存陶器、铜器等,这些器物在曹操墓中是否也出现过?能否作为判断曹魏时期墓葬制度的一些证据?这座大型的墓葬为何没有发现任何防盗措施?这一点,与曹操墓是否有相似之处?曹休的墓和曹操的墓有哪些相似之处,他们的分别出现对彼此又有哪些意义?

相信随着考古人员的进一步努力,这些问题都将被一一化解。

《洛阳晚报》供稿 晚报记者 李丽君亦有贡献

墓中出土的鎏金铜带钩。新华社发

【曹休年表】

曹休是曹操的从子。汉末天下动乱,宗族四散逃离乡里,曹休年仅十几岁,丧父,独与一门客承担的丧葬,携将老母,渡江至吴。

【190年】 曹操举兵,曹休改变姓名转至荆州,又从小道向北回到家乡,见到曹操。曹操对左右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驹啊!”让他与曹丕住在一起,像亲儿子一样对待。曹休经常跟随曹操征伐,曹操让他统领虎豹骑做警卫工作。

【215年】 刘备派将军吴兰屯下辩,曹操派曹洪前去征讨,让曹休为骑都尉,参与曹洪的军事。曹操对曹休说:“你虽是参军,但其实是主帅。”曹洪也听到了这个命令,也把事务委托给曹休处理。刘备派张飞屯固山,欲截断曹军后路。众人狐疑,议论纷纷,曹休说:“如果敌人真要断我们后路,应该伏兵潜行。如今先张声势,则表明他们不能做到。应该趁敌人的军队没有集结,赶快攻击吴兰,吴兰被击破,张飞自会撤走。”曹洪听从了这个建议,进兵攻击吴兰,大破之,张飞果然撤走。

【219年】 曹操从汉中撤出,诸军还于长安,曹休被拜为中领军。

【220年】 曹丕继王位,曹休升为领军将军,参照前后功劳,封东阳亭侯。同年,夏侯惇病逝,曹休升为镇南将军,假节都督各处军事,魏文帝曹丕亲自送行,下车与曹休握手告别。孙权派遣将领屯于历阳,曹休到,击破之,又别遣部队渡江,烧毁敌人芜湖营寨数千家。战后曹休升为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进封安阳乡侯。

【222年】 曹丕征东吴,以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督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余军,击破孙权大将吕范等于洞浦。战后曹休被拜为扬州牧。

【226年】 魏明帝曹睿即位,曹休进封长平侯。吴将审德屯皖,休击破之,斩德首,吴将韩综、翟丹等先后率众投降于曹休。曹休增邑400户,连同先前的共2500户,升为大司马,仍然都督扬州。

【228年】 魏国两路征吴,司马懿从汉水下,曹休率军向 阳。吴将周鲂伪降诱敌,曹休轻信深入,被吴将陆逊击败,损失万计。曹休退还至石亭,军夜惊,士卒乱,弃甲兵辎重甚多。曹休上书谢罪,曹睿派屯骑校尉杨暨去慰问,礼遇赏赐更加优厚。不久曹休背生恶痈而死,谥曰壮侯,儿子曹肇继嗣。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