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8版:中国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这样批评孩子才一两个月”
70万元建豪华公厕
出厂药价15.5元,医院卖213元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出厂药价15.5元,医院卖213元
1300%的利润由开药的医生、医药公司、医药代表瓜分

出厂价以15.5元/瓶

湖南省医药公司以30~40元

其他医药公司以136元

医院以213元

患者

CCTV-新闻频道的《每周质量报告》在5月16日披露了“15.5元出厂的药品,在医院竟卖至213元”事件。

家住长沙的韩女士半年前因为患了卵巢癌,在湖南省湘雅二医院做了化疗,化疗后,医生建议她服用一种癌症辅助治疗药芦笋片。这种四川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芦笋片,从湘雅二医院开出来每瓶要213元。按照医嘱,一个月要服用3瓶。对于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韩女士来说,每个月要花600多元买芦笋片,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韩女士的女儿只好四处打听,看能不能买到价钱便宜的芦笋片。一位做药品生意的朋友告诉她,从他那里30元就可以买到芦笋片。

患者每买一瓶,医院挣57元

湘雅二医院是湖南省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医院。湘雅二医院药品采购的负责人周虹说,医院包括芦笋片在内的所有药品都是统一采购的:“那是国家定的价格。湖南省定的价格就是213元。”

按目前我国医疗价格政策规定,医院实行的是药品加成政策,即医院购进的每一种药都可以在进价上加价15%卖给患者,也就是说,进价185.22元的芦笋片就变成了213元,医院每卖出一瓶,毛利润是28元左右。

记者随后查询了湖南省2010年度集中采购药品投标报价指导价格,发现芦笋片的指导价并不是185.22元,而是136元。湘雅二医院实际上的加价率达56%,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15%。这样,患者每买一瓶芦笋片,就得多掏57元左右。

利润高达1300%,谁开药谁拿大头

为了了解芦笋片的各个加价环节,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来到湖南省医药公司作进一步调查。

据该公司销售经理介绍,他们公司负责从四川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购进芦笋片,然后批发给其他医药公司,这些医药公司再通过医药代表销售到医院。药监执法人员在这家医药公司找到了芦笋片的销售清单,上面显示批发价格每瓶30元到40元。

药监执法人员又找到了入库价格清单,发现从生产厂家购进一瓶芦笋片,价格仅为15.5元。

也就是说,医院售价是批发价的7倍,是出厂价的14倍。湖南省医药公司以30~40元的价格批发给其他医药公司,这些医药公司再通过和医院关系密切的医药代表,以136元的价格卖给医院,利润为100元左右。而据对芦笋片利润分配相当熟悉的四川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办事处经理王卫军介绍,这100元中就有80元是给开药的医生的。

层层加价后,小小一瓶药的利润高达1300%。

药品投标指导价定得高是主要原因

于明德,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原国家经贸委医药司司长。他认为,一个出厂价15.5元的芦笋片,在医院能卖到213元,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药品投标报价指导价定得过高。

于明德:“这都是个不成文的行规行约,所有的品种都是这样的,只是说价格的差距有多大,有的差10倍、8倍,也有可能差5倍。”

于会长指出,芦笋片药品投标报价指导价定得越高,医院越愿意购买。

药品的投标报价指导价定得越高,加价也就越高。一旦能定下高的价格,医药经营企业、医药代表、医院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昨日,湖南省卫生厅通报:全省医疗系统已停用该药,并将对此类事件进行严查。

据央视、《潇湘晨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