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可 于小千 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四十来岁的范春雷是个我本善良的乐天派,作为面临着“中年危机”又怀才不遇的厨子,在家媳妇比自己年轻漂亮还成功,跟儿子称兄道弟还找不回辈分,丈母娘又哪儿瞧自己哪儿不顺眼,更倒霉的是一起撞车误会又让自己丢掉了饭店的工作,按理说该“否极泰来”了吧,没想到一个从天而降的易拉罐又让他阴差阳错救了一个带着身孕自杀的小保姆,这起意外事件拉开了他所有麻烦的大幕……
雷哥尽把好事办成雷人的事
东北有个哈尔滨,哈尔滨有个雷哥。雷哥心好,尽办好事;雷哥心太好,尽把好事办成雷人的事,雷得人风中凌乱。雷哥姓范,大号范春雷。春雷滚滚,恰是雷哥的人生写照。雷哥办事,不管结果咋地,至少动静挺大。
这天早晨,那辆洒水车固定地缓缓驶过中央大街,湿润地面。城市已经苏醒,雷哥还在沉睡,鼾声如雷。正不知做啥美梦呢,腿上就挨了一脚。从出脚的部位以及力度来看,老范在睡眠状态下也能判断出是老婆丁小婉踹的。
鼾声立刻暂停。老范直挺挺地坐了起来,闭着眼睛摆了个起床的造型,鼾声又起。老范很快又挨了丁小婉一脚:“雷子!”“到,领导。”老范反射性地搭茬儿,眼都没睁。“昨天跟你的谈话内容还记得吧?”小婉的头依旧埋在枕头里。“领导,给个提示。”小婉躺在床上训话:“目前你最大的问题就是无论大事小事,都是磨磨唧唧,啰啰唆唆的。”老范一听,立刻睁开了眼睛:“明白。”
随即下床,一边蹬上大裤衩子,套上大背心,一边嘴里嘟嘟囔囔,话比动作还快:“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个有紧迫感的男人,从大清早起来就要保持一种快而不乱的生活节奏。”说完一把抄起头盔,抬脚出屋,保持节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范也是有房有车的人。房是老辈留的,车是山寨的。房是一楼,还带个小院。车更有特点,得单独说说,这车不是山寨的汽车,是山寨版的电动车,直观地说,就是一辆二八自行车上捆了个电瓶,别看配置低,跑起来嗖嗖的。在老范眼里,这山寨电动车的使用功能不次于宝马。
老范来到客厅,首先弯腰拎起充好电的电池,然后转身敲敲旁边的小门:“儿子,今天你值日啊,咱们都是男人,对自己要狠一点儿,快起来!”说完走出门外。
小屋里边,范春雷的儿子范小雷正蜷成个虾米状睡得正香,嘴巴张得跟个小哈巴狗似的,口水流了一枕头。
老范虽然起得早,等来到卖早点的摊子前发现还有更早的,油锅前已经站了两个人在等着,旁边的小桌子也坐了三两个人吃上了。卖早点的摊主看着很年轻,七手八脚地端着一盘子切好的面团扔下锅,开始炸油条。面团在油锅里翻滚搅动,老范的大脑袋拨楞着,眼瞅着滚开的油锅,拧着眉。小伙子摊主看看锅,抬手就要捞油条。老范忽然咋呼了一声:“嫩啊!”摊主抬眼扫他一眼,又将油条放回锅里。老范却不乐意了:“咋还炸呢?老了!”摊主一抬头,对着老范嘟囔:“你啥意思啊?!刚才你不嫌嫩吗?”“我是说你手艺嫩,油条炸老了。”老范说着,伸手从摊主的手里接过筷子,将两根看起来有点儿老的油条夹了出来。“来,我给你来个现场培训,下面!”老范一点儿不见外,先吆喝上了。
摊主倒也配合,把面下到锅里,瞅着老范的下一步。老范动作熟练,张弛有度,边拨拉油条边指导:“炸油条第一讲究揉面,第二讲究火候。油温不能太高,高了,外边老了,里头还没熟。反过来油温也不能太低,太低,就会太硬,油条就没了本身应该具备的酥脆感。”“哟,内行啊!”摊主有点儿服气了。“其实咱们是同行,只是专业不一样,我的专业是从事豆制品烹饪研究的。”老范保持着谦虚的低调。“豆制品烹饪研究?具体是干啥的啊?”“就是专门做豆腐宴的,能把一种豆腐做成上百种菜。”老范讲到豆腐,不由得透出一种自豪。老范还真没吹牛,从小婉他爹,也就是老范的师傅那儿学下来,最拿手的就是做豆腐。
摊主听了有点儿小惊奇:“哎呀,那应该算是大厨了吧?”“大啥厨啊,都是圈里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老范豪气地一摆手。“那怎么称呼您呢?”“看你岁数不大,你就叫我‘雷哥’吧。”摊主笑嘻嘻地一指油锅:“雷哥,你这个——也老了。”老范“呀喝”了一嗓子,急忙夹出焦了的油条,同时不忘吸取经验教训:“看见没?又总结出个经验,炸油条的时候,不光要注意火候,还不能溜号。一溜号,再高的手艺也能炸煳了。”摊主依旧笑嘻嘻地瞧着老范。范春雷倒不含糊:“行,把这几根焦了的给我装上,我买了。”
要说老范这车,老范自个儿觉着该算机动车,宝马哪能走自行车道啊?所以平时走路也是专挑机动车道走。只要交警不管,都是汽车让他。今儿个路过索菲亚教堂的时候,为了抢着过前面的十字路口,老范把车拐上了自行车道,谁知紧赶慢赶还是碰了个红灯。
信号灯一变色,老范这边连忙猛捏刹。电动车发出铁铲子死命挠锅底一般的尖叫声,恨不能把人心给揪出来,声音虽然难听,但停车效果不错,老范的宝马精确地停在了标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