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1版:新世纪十年见郑 上一版3  4下一版
白驹过隙,不经意间的沧海桑田
“新世纪·郑州十年”大型系列政经报道之九民生篇
十年之治·发展成果普惠众生
zhb100532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白驹过隙,不经意间的沧海桑田
一对新人把婚礼搬到公交车上。温情脉脉的生活,让郑州充满魅力。 晚报记者 马健 图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政治学与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 樊红敏

数字折射丝丝入扣的民生情怀

回首十年, 变化的数字折射出郑州的民生情怀:民生福利评价指标监测体系显示,民生福利总体状况连年改善,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民生福利总指数分别达到111.13%、113.92%和108.77%、110%。从2002年起,每年办好“十大实事”;2009年“十大实事”的投入资金达到40.6亿元,是2007年的2.1倍。桩桩“小事”体现了郑州对民生品格的追求:2006年,郑州市实施“村村通公交”,公交开到农村;2009年,BRT开通;2006年新增6所省级示范性高中;2009年12月26日郑州市实验高中开建;2008年实施“片医”负责制试点工作,5年内实现中心城区居民拥有自己的社区保健医生;2010年,构建全市统一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 丝丝入扣的民生情怀正汇聚为亮丽的城市品格。

给予这座城市更加和谐、温暖的气质

民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涵变量。

在《全球城市史》的作者乔尔·科特金看来,神圣、安全、经济是一个城市持续存在的三个基本要素,城市扮演三种不同的重要功能:构建神圣的空间;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拥有一个商业市场。一般而言,城市在这三个方面只要有一个薄弱环节,都会损毁其生活,甚至最终导致其衰亡。而民生发挥着重要的安全保障功能。某种程度上来看,“民生”可以解释为“民之幸福”,即民众的一种健康、幸福、无拘无束的令人向往的生活状况。这正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和实质。

郑州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每一个郑州人都希望郑州的发展不仅仅笼罩在GDP和利润的光环下,期盼切切实实的“民生工程”、民生关爱赋予这个城市更多的温暖,给予这个城市更加和谐、温润的气质——给弱小者以支撑,给无助者以希望,让所有生活在中原大地的人都感觉到这座城市的温暖。

为城市发展前行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民生情怀滋养着城市精神,民生需求检验着科学发展成果,民生措施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未来十年,民生问题考验着郑州市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把“普惠民生”作为郑州城市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形成丰富的社会动员力量和城市认同。民生问题已不仅是温饱问题、生存保障和利益分配,而是要更加富裕,更加公平正义和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城市建设要与市民的需求相结合,我们这座城市才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民生之望、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关注民生,就是要着力解决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民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再次,要实现从公共财政到民生财政的转变。所谓民生财政,就是指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环保、公共安全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到相当大的比例,甚至处于主导地位。民生财政的基本导向是满足公共消费需求,以促进基本公共消费的均等化。

此外,要加大教育的投入,改变郑州一直以来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要建立完善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性住房政策体系以及医疗服务体系。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城市发展前行的动力。

民生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把“民生情怀”融入城市品格,郑州搭载“和谐民生”的列车,在历史的时空中就不会晚点。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