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T04版:“新世纪·郑州十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创新产业搏未来抗危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创新产业搏未来抗危机
——本报专访著名经济学家、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

张维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1984~1990年曾在国家体改委工作,是2003年北京大学教师体制改革方案的主要设计者。

去年4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十周年庆典巡回论坛第一讲就是在郑州,著名经济学家、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和政府官员以及企业家们一起探讨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办法。

又是一年,在我们回首郑州新世纪10年成就与辉煌的时刻,作为一名专家、学者,一个郑州建设与成长的见证者,张维迎接受了本报的专访。

晚报记者 孙友文

迈入“第二方阵”,赢得更多机遇

去年4月,张维迎教授在郑州与政府官员以及企业家们一起,探讨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如今,郑州市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取得了保增长、保态势、保民生、保稳定的成效,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300亿元,增长12%。

记者看到这样一组数据:据统计,2000年,郑州市生产总值72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1228元;2001年,在全国31个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经济实力(GDP)排序中,郑州为828.2亿元,位居第16位;2008年郑州市经济总量达到3004亿元,比2007年净增517亿元,跨入全国经济总量3000亿元以上城市俱乐部行列。从700亿到迈入“3000亿俱乐部”,意味着郑州已挺进现阶段全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方阵”,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结构已经开始向中西部转移。

张维迎表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10年、第二个10年,东部的增长速度超过中部和西部,但在第三个10年,特别是过去的几年,西部和中部的增长速度超过东部。第一个10年增长率排在前4位的是:广东、浙江、福建、山东,全是东部省份;第二个10年,前4位分别是福建、广东、浙江、山东,仍然是沿海省份;但第三个10年,前4位是内蒙古、陕西、天津、宁夏,中西部占3个。去年,省会城市中,经济增速第一是合肥,第二是天津,接下来是重庆、长沙、西安。

这进一步说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发生转移,说明中国地区之间的差距开始缩小,所以不要轻易相信中国地区差异越来越大的说法。“国内市场的开发,一定会导致东部、中部、西部人均收入的均等化,东西部的差距有望在这一个30年中大幅收缩,并逐渐消除。”张维迎说。

区域资源融合,开发国内市场

过去10年里,郑州的交通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众所周知,1988年中国才有第一条高速公路(100公里),而2009年,河南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4860公里,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同时,郑开、郑许、郑新城际公交的开通、地铁项目的开工以及铁路枢纽地位的巩固和提升、航空港的建立等,形成了强大的交通网络。这是郑州强化自身交通枢纽地位,坚持“三化两型”发展目标的具体表现。

据张维迎教授粗略估计,与20年前相比,国内两点之间的运输时间大概减少了50%到2/3。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比如20年前,觉得不划算的两地间的生意,现在就划算了。简单地说,运输成本降低,必然使分工和交换更为发达。如果没有蒸汽机、铁路、轮船、飞机,世界经济就不可能一体化。

然而,开发国内市场不仅需要交通和通信这样的硬件基础设施,更为重要的是制度性成本。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主要区别,是主权分割导致的交易成本不同。由于国际贸易在不同的主权国家之间进行,出现了货币兑换、海关检验、关税和非关税保护等事务,使得国际贸易的成本高于国内贸易的成本。所以,降低国际贸易的成本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比如欧盟的成立,就是要使欧洲不同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变成“国内贸易”。

张维迎认为,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和政府主导经济的制度,使得许多情况下国内贸易的交易成本比国际贸易还高。这样,各地区的相对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的开发。这是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行政区域的合理调整或融合就显得很有必要。在这方面,记者看到,郑汴融城的许多信息、资源的共享已经为郑州区域经济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以郑东新区为龙头的郑汴新区开发更是为郑州增添了产业和经济新的增长极。所以,尊重区域本身的市场属性,弱化行政功能,让区域之间合理的市场分工得到有效强化,这是我们在国际上高举自由贸易大旗的时候,必须要牢记的国内市场自由贸易准则。

国际贸易,巨大空间待开发

思路决定出路,郑州商业这10年经历了阵痛与重生。亚细亚“野太阳”陨落让郑州商业陷入了一个低谷,直到民间资本以及外资的介入为郑州商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才使得像丹尼斯、大商之类新型业态建立,也使得郑州百货、紫荆山百货这样的老国企焕发了青春。

对此,张维迎教授认为,在国内市场开发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商业文化和诚信。如果问中国的出口厂商,为什么70%~80%的产品都在出口,而不做国内市场?他很可能回答:国内市场难做。难就难在签完合同,也交了货,但很长时间拿不到钱;而出口,只要签了合同,就能在合同期限内收到货款。所以有些企业宁愿低价出口,也不愿意高价卖给国内客户,国内市场的不确定性太大了。可见,如果不加强法治,合同得不到有效执行,又有地方保护主义横行的话,中国的企业家就没有信心开拓国内市场。

当然,不要以为对外开放已经不重要了。以出口占各省GDP的比重而言,中国各省差异非常大,2007年的情况依次是:广东91%,上海85.6%,江苏61.3%,天津57.4%,浙江55.4%,福建40%,然后其他省份都不超过百分之二十几。很多省份的国际贸易比重非常低,内蒙古只有4.7%,河南是中国第五大经济体,但是出口占GDP的比重只有4.6%,这说明,中西部地区还有发展国际贸易的巨大空间。

危机之后,产业升级须创新

在金融危机逐渐平息后,给郑州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机遇?金融危机过后,产业升级需要哪些创新?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张维迎指出,除了开发国内市场,未来经济发展的第二个转变,是从低成本优势到高附加值的产业升级。过去30多年,中国产品能打开国际市场,原因就在价格。问题是,低成本还能维持多久?过去三四年,北京保姆的工资几乎增加了一倍;今年在沿海地区又出现了“民工荒”现象。这样的趋势,本来就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但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如何维持?这就需要创新,生产更高附加值的产品。

2009年,郑州工业增加值1797亿元,在整个GDP中占54.45%,这个比例应该是不小的,但仍提出要调整产业结构,拉长工业短腿,这个“短腿”怎么拉长?就是需要产业升级和创新。张维迎期望郑州的企业家努力看清,什么样的技术能对未来产生决定性影响,什么样的产业能在未来引领经济的发展。

这次金融危机后,中国可能要经历从企业数量增长到企业规模扩大的转变,行业并购(包括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会形成新浪潮,产业集中度也会大大提升。西方国家的发展过程中,跨地区、跨国企业的大规模出现多是在危机之后。“危机也有积极的一面。人死了是彻底没了;企业死了,实际上是资产重组,使资产变得更有效,只有优化重组,真正优秀的企业才能成长起来,才能成为经济的推动力量。”张维迎乐观地说。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