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村里七八十个人等着我送衣服呢”
她叫李春凤,老公是当地有名的“百万富翁”
她叫李春凤,53岁,是石棚村村支书王全林的爱人,她乐观、积极,穿着黑色的裤子和白色的运动短袖,看起来挺显年轻。
说起这些残疾人她滔滔不绝,但说起她个人,却都是只言片语,并不愿多说。从她的描述中,我们还原出了一个长达20年的爱心故事……
昨日,李春凤在整理一屋子的捐赠衣服,她说,这下可以让村里的残疾人穿好长时间了。
她在儿子居住的社区收衣服,感动了那里的居民
跟随晚报送衣服的二七区民政局副局长史新林说:“我们做爱心活动时,常把衣服送到侯寨或者马寨的农村,后来发现范围还要扩大,因为衣服太多了。”他说,社区工作人员反映,亚星社区与荥阳一个老区结了帮扶对子,那里很穷。
于是,二七区民政局就将衣服的赠送范围扩展到了贾峪镇石棚村,那是去年的事,“我们没有想到,这里这么缺东西,有太多的残疾人需要帮助。所以,这次我们就带你们来了。”史新林说。
亚星社区怎么和石棚村结上了对子呢?
二七区民政局爱心110的主任冯建国告诉记者:“这里面很有渊源。”
原来,李春凤的儿子儿媳妇就住在亚星社区,“社区的人看到李春凤骑着三轮车收旧衣服,还挂个牌子,说是给残疾人收的,大家就挺感动的,有了旧衣服就送到她手里,或者直接放到她家的楼洞口”。
冯建国说,本来只是社区居民的一种自发行为,后来被社区的书记发现了,就开始组织大家定期收拾旧衣服,送到李春凤的村子里。
社区书记知道后,也参与到了捐衣行动中
社区书记咋发现了李春凤呢?
这事儿李春凤一直不愿说,在记者的反复追问下,她才说:“就是在一次献血活动时认识的。”
“我只是帮自己村的人,总觉得很多人需要帮助,我也没啥能力,就想参加无偿献血。”
在一次社区组织的无偿献血时,李春凤和社区书记周艳红碰巧并排躺在血液中心的两张床上,闲聊中,周艳红问她,献血想干啥呢?她说想多帮点人。
“她问我咋多帮点,你还有人要帮吗?我对她说,还有七八十个人等着我送衣服呢。”李春凤说。
这次交谈后,周艳红就注意到了社区里的自发行动,也参与进了社区与石棚村的帮扶行动。这事发生在两年前。
村里的残疾人都是她的帮助对象,亲戚家的旧衣服已不够用
你怎么会帮这么多人?记者的询问让李春凤眼睛有点红。
“每次去看留柱他们家,我都想落泪,我也不知道为啥我们村有这么多残疾人,有的身体有残疾,有的智力有问题。”
李春凤的公公,也是一位残疾人。
李春凤嫁过来之后,就开始帮助身边的几个残疾人。“俺家兄弟姊妹多,不怕你笑话,有八九个。”她说自己的兄妹家庭条件都很好,衣服有很多不穿的,“我把俺家亲戚的衣服都收集过来,给住在附近的人穿。”
慢慢的,李春凤村里的残疾人都成了她的帮助对象,亲戚家的旧衣服已经不够用了。
记者了解到,李春凤的帮扶故事已经有20年之久了。
为了顾忌孩子们的面子,她曾在郑州走街串巷收旧衣
2004年,儿子儿媳给她生了个小孙子,她搬到亚星儿子家看孙子,“城里人衣服更多,我住到孩子这里还得想着他们,他们也想我,没有衣服就找我。”为了找到更多的衣服,她找了辆三轮车,挂上牌子,上面写着“帮助残疾人,收旧衣服”。
“儿子儿媳都有好工作,我怕给他们丢人,就偷偷到亚星社区外面收衣服。”李春凤顾忌着孩子们的面子,在社区外面走街串巷收旧衣服,却没想到还是被认识的人碰到了。
“我一般快换季的时候去收一段,尤其是天冷的衣服,他们最需要了。有一次出去,正好碰上一个亚星里的人,还认识,她问我你咋干这个呢?后来我给她说了,她就开始帮我找衣服。”当被人“识破”后,李春凤干脆就在亚星里收起衣服来了。
他们家条件很好,是当地有名的“百万富翁”
冯建国笑着说:“人家早多少年都是百万富翁,亚星社区都说‘百万富翁收衣服’。”
李春凤赶紧说,“别笑话我了。俺家早些年跑运输,是挣了点钱。”
1999年,李春凤的老公王全林,因为父母身体问题停下了跑车的生意,回到村里。
李春凤说,这几年村支书干得很辛苦,“可比做生意难多了”。不过现在村里有了起色,路修好了,水通上了,学校也建好了,马上也将有一个政府的重点工程落户石棚村。
李春凤说,爱人忙工作,她就光顾着那七八十个残疾人了。
如今,她想帮村里能干点活的残疾人做点小生意
“一般人谁那么频繁地买衣服啊,他们就是需要每个季度都给衣服,你都不知道,这些人不知道爱惜衣服,一季就穿一件,穿脏换季了,就不知道扔哪儿了,到下次再问你要。”李春凤说,帮上瘾也不全是自己的原因,“他们依靠我,一换季就等着我,没衣服就找我。”
昨日,在村委会办公室,李春凤拿着几件绣好的十字绣问记者:“你说我让他们能干活的人干这个中不中?”
李春凤说:“我自己也不会长命百岁,咋可能一直帮下去,我想召集那二三十个能干点手工活的人做点小生意。绣十字绣一教就会,将来再卖到城里,或者到网上卖,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