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3版:小升初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外国语中学取消电脑派位摇号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市中招办昨日公布市区“小升初”招生方案
外国语中学取消电脑派位摇号
200个名额的推荐权下放给各区小学
按1∶1比例推荐,学校推荐的名单至少公示7天

200个名额的推荐权下放给各区小学

按1∶1比例推荐,学校推荐的名单至少公示7天

基本政策

“免试相对就近入学”的政策不变

【政策】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继续坚持免试、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

【解读】“免试相对就近入学”的政策具体操作办法是:

原则上以小学毕业生家庭真实住址所在社区居委会为基本单位,相对就近升入初中。

审查确定小学毕业生家庭真实住址,要坚持小学毕业生随父母生活的原则,父母不在市区工作的随监护人。

家庭住址不在毕业学校所在区的毕业生,回家庭住址所在区参加就近分配。

凡跨区参加就近入学者,毕业学校所在区和接收区的中招办要认真审查其家庭住址。

审核程序

准确审核家庭住址是就近分配的关键

【政策】准确审查确定小学毕业生的家庭住址,是保证相对就近入学的关键。

【解读】每年“小升初”招生工作过程中,审查小学毕业生的家庭住址往往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在就近分配时,学生的实际家庭住址是认定分配范围的重要依据。

据了解,审定小学毕业生的家庭住址有一套程序:

第一步,需要毕业生本人或家长做的是填写《2010年郑州市市区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报名登记表》,并由家长签名。

第二步,毕业生所在班的班主任审查证件,包括户口簿、父母身份证、义务教育证书、房屋所有权证。同时还要到毕业生家庭进行调查,审查结果向全体毕业生及家长张榜公布。

第三步,由小学组织审查小组,以社区居委会为单位,到毕业生家庭进行核查。

第四步,由区中招办复查。重点复查办学条件相对较好的初中附近的学生家庭住址,以及城乡接合部初中学校周边办事处所辖社区居委会内小学毕业生的家庭住址的核查。

注意事项

特殊考生报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根据市中招办的规定,市区“小升初”报名时间定在6月12日至15日,集体报名的小学毕业生由毕业学校履行报名手续,跨区报名、随迁子女报名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报名,则需要到各区设置的报名点。

其中,金水区报名点:金水区利智学校(东三街与黄河路交叉口向北20米路西,黄河副食品批发市场对面);中原区报名点:中原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桐柏路177号);管城区报名点:管城区教育中心(东大街41号);二七区报名点:二七区政通路小学(二七区委、区政府斜对面)。

跨区就近入学者,必须在毕业学校填写《2010年郑州市市区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报名登记表》,毕业学校和所在区中招办负责人在登记表下方签署是否同意到××区报名。接收区报名点负责人审查证件后,在《登记表》上方签署是否同意报名。

调郑干部、职工随迁子女和在外地借读的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小学毕业生,由本人或家长携带有关证件,按规定时间直接到家庭住址所在区报名点报名。

最大变化

外国语中学取消“电脑派位”,按1:1比例选推荐生

【政策】郑州外国语中学共招收8个班(不含管弦乐团特长生),其中4个班实行就近分配。另外4个班招收推荐生,200人,名额由各区教体局按1∶1的比例分配到辖区各小学。学校将综合素质高、外语能力突出的学生确定为推荐对象。

【解读】 “这所学校受到的关注度太高了,一个细小的变化都会引起家长的极大重视。”在市区小升初工作会上,市教育局局长翟幸福说。

“这所学校”所指的正是郑州外国语中学。今年市区小升初招生政策中,变化最大的就是郑州外国语中学的推荐生招生办法。

这个招生办法是这样的:推荐生中的2个班面向中原区,2个班面向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以及惠济区的迎宾路办事处、老鸦陈办事处、新城办事处、长兴路办事处、刘砦办事处招生。各区教体局要根据小学在籍毕业生的多少,按照比例把分到该区的推荐生名额分配给各学校,然后由学校推荐综合素质高、外语能力突出的学生。

每所小学按1∶1的比例推荐优秀毕业生,也就是说,毕业小学推荐了哪名学生,该学生就能上郑州外国语中学。

而去年采取的方式则是“电脑派位”。由毕业小学按照1∶3的比例推荐优秀毕业生,统一参加电脑派位,“摇号”产生200名学生,被外国语中学录取。

推荐什么样的毕业生?学校要全程公示

【政策】尊重学生意愿,公开、公正、公平地进行推荐。要做到推荐名额公开、推荐条件公开、推荐办法公开、推荐结果公开,接受学生和家长的监督。

【解读】近年来,郑州外国语中学招收推荐生的方式已经多次变化。从最开始毕业小学推荐、外国语中学进行外语特长测试,到2008年实行小学推荐600名、电脑派位选200名,到今年实行毕业小学1∶1推荐的新政策,至少经历了3个阶段。

把推荐学生的权力全部下放给毕业小学,小学的权力骤然间增大了不少。“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毕业小学想推荐谁就推荐谁?学校的权力是不是太大了?”市区一位小学六年级的家长有疑问。

对此,市中招办表示,各区中招办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荐方案,报市中招办批准,然后向社会进行公示。据了解,每个小学都成立的有家长委员会,要起到监督作用。毕业小学必须严格按照推荐方案确定推荐对象,同时要对全校学生和家长进行公示,时间不能少于7天。

“可以说,今年市区的小升初工作能不能顺利进行,外国语中学的招生影响很大。”市中招办有关负责人说,虽然招生人数不多,但是关注度太高。能否做到公平、公正,前提是能否真正做到“公开”。

据了解,毕业小学在确定推荐生人选时,将依照程序公开、方法公开、选拔公开的原则进行。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

当地学校也能开“准予在郑就读证明”

【政策】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入学,须持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簿、父母身份证、郑州市居住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以及户口所在地乡(镇)级人民政府或县(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户口所在地乡(镇)应该就读的学校准予在郑就读的证明,到实际居住地所在区中招办报名。居住地所在区与务工单位所在区不一致的,在居住地所在区就读。

【解读】和往年的政策相比,今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要求更加“人性化”了。

变化主要体现在这句话上:“户口所在地乡(镇)应该就读的学校准予在郑就读的证明”。这是今年新增加的内容。

据介绍,在往年的中招政策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郑州上初中,必须具备五证,其中“户口所在地乡(镇)级人民政府或县(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开具的借读证明”必不可少。

实际上,很多学生家长为了开借读证明,费了不少事,很多家长都是在学校或者村里开的借读证明,不管用,还得来回奔波。

“从今年开始,我们不再为难这些家长了。”市教育局局长翟幸福在昨日的工作会议上说,家长今年也可以到户口所在地的学校开“准予在郑就读证明”,等于多给了外来务工人员一个选择。

另外,今年还新增加了一项要求,就是【政策】中的最后一句话。市中招办有关负责人解释,往年出现过这种事例,家长和孩子在“甲”区居住,在“乙”区打工或做生意,在报名时就会出现矛盾,一种情况是家长人为选择去哪个区上学,一种情况是两个区各自推脱,也给家长和学生造成负担。

“明确在居住地所在区学校就读,外来务工人员给孩子报名,就更有针对性了。”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报名有两种方式

【政策】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升初”的报名分集体和单独两种方式。

【解读】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升初”的报名的两种方式具体如下:

第一种方式为:非本市市区常住户口,在郑借读的本市应届小学毕业生 ,如需在市区初中借读,必须持报名所需的有关材料,经毕业小学审核,由毕业小学统一到所在区中招办集体报名。

第二种方式为:非本市市区常住户口,在郑州市区以外借读的非本市应届小学毕业生原则上回户口所在地就学。如有特殊情况,需在市区初中借读者,必须持报名所需的有关材料,单独到实际居住地所在区中招办报名点报名。

【互动空间】

刚刚您读到的信息是市中招办昨日召开的2010年市区小升初招生工作会确定的。

近年来,郑州外国语中学招收推荐生的方式已经多次变化,而今年学校又推出了新的政策。

作为如此炙手可热的学校,今年新的政策变化会对招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新的政策是否能够保证招生的公开、公正呢?有疑问请致电晚报热线67659999。

晚报记者 张勤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