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假马上就要到了,虽然中小学生正在紧张地复习备考,但很多家长已经在考虑要给孩子报各式各样的课外辅导班,希望孩子能利用假期多补补文化课。
采访中,一些教育界人士表示,家长千万要记住:暑期里,文化课之外的“课”更需要给孩子补。尤其要通过亲子沟通,给孩子的心理及生理补补课,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晚报记者 唐善普/文 赵楠/图
给孩子的“心理”补补课
提醒:暑假正是亲子沟通的好时机
小学高年级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想要摆脱父母束缚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要求独立,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但从感情上仍然对父母有依赖性,他们的成长也还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一些教育人士认为:暑假正是亲子沟通的大好时机,而“心理”补课正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平时,孩子一早出门上学,回家就忙着写作业,家长很难有机会和孩子一起聊天谈心,尤其是住校的孩子,和家长的沟通机会更少。”民进河南省委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曹占武认为,暑假里,补上亲情课,亲情课将有利于增强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走走,像朋友一样聊聊天儿,家长会发明,其实孩子是十分渴望和父母交换的。
曹占武建议父母:要尽量多与“空巢”的孩子沟通,每天要给独自在家的孩子打打电话,下班后多抽点时间和孩子聊天,协助孩子制订学习、生活计划。星期天可带孩子外出逛逛公园等,不要让孩子产生自己被遗弃的感觉而影响身心健康。
郑州市社会心理学会副秘书长赵红旗认为,对家长而言,假期也是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给心理“补课”的重要时期。“要告诉孩子自己是最棒的,并适时地对其进行素质教育。抗挫折教育、人际交往教育、学习规则教育等,都是非常必要的,也可求助专家。”
提醒:有意识考查孩子的能力
平时在学校,孩子接触社会的时间不多,假期里,家长不妨多让孩子参加些社会活动,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学习一些常识。如给敬老院的老人献爱心,给孤儿院的孩子送欢乐,让孩子更多地懂得社会。社会课利于孩子学会用爱心回报社会,这一课也是积累作文素材的好机会。
参加夏令营等户外活动,让孩子参加健康有益的团体活动,让孩子认识更多的朋友,学会更好地与人交往、团结友爱,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增强交际等多种能力。赵红旗说,“这些都是孩子参加社会课后的收获。如果有公休假,一定要放在孩子的假期休,这样你将有更多的机会与孩子在一起。”
赵红旗建议:父母与孩子一块出去旅游的过程中,要多和孩子沟通,不要在旅途中设置过多的要求,让孩子仍有一种被管制的感觉。“家长与孩子一块出去旅游,可以将一些简单的事情交给孩子处理,适当让孩子独立。如制定参观路线、买票、问路、住宿等,这样的小事可以让孩子自己来决定,孩子高兴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家长也轻松了。同时,家长要有意识的近距离观察孩子,哪些方面的能力强,哪些方面的能力还需要进行锻炼与强化。”
现在,很多孩子被宠成了“油瓶儿倒了都不扶”。采访中,一些教育人士表示,假期里家长不妨狠狠心,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扫扫地、洗洗碗,让孩子感到长大了,能帮父母干活了,体会到劳动的快乐,造就孩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能力。
“不要忘了体育锻炼,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教育业内人士马浩铭说,暑期里,家长不仅要为孩子安排好学习、生活、饮食、娱乐等,还应安排游泳、打球等,多进行一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