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很细致,甚至对干洗机作了规定
曾斌介绍,时下,郑州有洗涤公司100多家,门店至少在2000个以上。最近几年,洗衣店大量涌现,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整个洗衣市场一片混乱:店与店之间拼价格;使用质量低劣的洗涤材料;水洗冒充干洗也屡见不鲜。
这是洗衣店自身存在的问题。曾斌说,年内有望出台的地方标准会给洗涤业设立市场准入门槛,比如店面面积、内置洗衣设备必须符合相关标准、使用环保干洗剂等。
记者看到,这份由郑州市洗涤行业协会征求各方意见起草的“标准”非常细致,甚至规定了干洗机必须符合的标准、干洗控制必须加装冷凝加收装置等。
此外,标准还参考上海、天津、杭州等地的标准,内容包含行业自律、店面定星、岗位要求、纠纷认定和调解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洗衣店将评级,赔偿问题有详细规定
曾斌说,根据标准,未来洗衣店还将划分为二星、三星、四星、五星。那么二星洗衣店是什么样子呢?“门店面积应不少于60平方米,具备干洗、水洗设备和辅助设备,持证洗衣师数量不少于技工总数的30%,顾客投诉率小于2%。”曾斌说。
标准规定,对于干洗店自身原因造成消费者衣物损坏的,干洗店必须赔偿。比如其中一条规定:洗涤店无正规洗涤设备,水洗冒充干洗、偷工减料、采用假冒伪劣干洗机欺骗消费者的,干洗店要原价赔偿被洗坏衣物。
那么对于占据纠纷数量七成左右的“衣服标志出错”问题,标准也有详细规定,规定来自于此前解决此类问题的成功经验。
曾斌介绍,此前,郑州市洗涤业协会成立了15人的“检测咨询鉴定委员会”,另外还组建了专家委员会,专门负责全省洗涤业发生的纠纷。
在解决标志错误上,专家组采取的办法是:找到品牌专卖店和厂家,请他们再提供一件新衣服,按标志重新洗涤,洗后出问题了厂家应负责任,为消费者更换;如果洗不坏,这件衣服洗衣店照单买下。
衣服标志上标注“不可水洗,可干洗,不可烘干”,但干洗后衣服却变了色,或者鼓了泡,一掂呼啦呼啦响。出了这样的问题怎么办?
还有些衣服标志上标注既不可干洗也不可水洗,这样的衣服怎么洗?
类似这样的洗衣难题,将很快有规可依,昨日,郑州市洗涤行业召开会员大会,记者获悉,洗涤行业的郑州标准正在报往国家技术监督局审批备案的路上,年内有望出台。晚报记者 程国平
是衣服标志出错
还是洗衣店出错?
今年4月,家住文化路的张新梅女士将老公的一套西服送到小区的洗衣店干洗,取衣时发现这套2000多元的西服起泡、变形,以后没法再穿了。经过郑州市消费者协会调解,洗衣店只愿意退还洗衣费或重洗。
张女士很气愤,是衣服本身的问题还是干洗店技术有问题,也没人给她个说法,她至今没弄明白。
郑州郑洁丽洗衣的负责人郭女士说,类似的问题有很多,比如材质为金属丝的衣服,标注的都是干洗,可干洗后就自然皱了,但消费者一般都会认为是洗衣店技术有问题。
“还有羽绒服,因为内涂层有化学物质,羽绒服是应该水洗的,但很多顾客要求干洗,那洗坏了怎么办?”康洁洗衣的负责人说他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难题。
“如果这些难题解决起来有规可依,就好办了。”曾斌,郑州洗涤行业协会会长,2004年协会成立,这么多年下来,协会的总结是,纠纷的症结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衣服标志出错,二是洗衣店出错。而前者占的比例在七成左右。
误区一:什么样的污渍都能去掉,什么样的衣服都能洗
实际上有很多污渍都是去不掉的, 有些厂家生产的衣服也是无法洗涤的,尤其是在家里已经自己处理过但没去掉的,再拿到洗衣店去洗就更难处理,因为在家处理时没准儿处理的方法与要求正好相反,把本可以洗掉的污渍牢牢地固定在上面,就如同染好的衣物不会洗掉色一样,根本无法处理了。
误区二:干洗比水洗好
干洗、水洗各有千秋,用什么方法洗取决于服装本身,用对了效果就好,用错了衣服就可能不能要了。有不少消费者把贴身衣服、羽绒服送到洗衣店时都特别强调一定要干洗,实际上很容易出问题。
误区三:石油干洗更环保
用石油干洗,还是用四氯乙烯干洗同样应看服装材质。石油与四氯乙烯一样,都是清洗衣物的必要溶剂,只是功能不同,基本不存在谁更环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