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0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走进郑州四十七中感受特色新课改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走进郑州四十七中感受特色新课改
近50名外籍教师带来国际化教育开设中澳、中美国际班

“思变,善变,变出特色。”在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这8个字可以概括出教师们在高中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作出的努力和成绩。他们不断吸收外部的新课改先进理念,却从不盲用,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做出自己的特色。

在学校,在课堂上,在老师眼里,学生永远是这场教育改革中的绝对主角。高中新课改实施两年来,从过去被动地接受知识,到现在主动学习探究,郑州四十七中的学生们“活跃,有思想”。你见过上课时提出问题,把老师“问倒”的学生吗?你见过给校长提建议,关注学校环境的学生吗?在四十七中,人人都可以成为这样的学生。

作为郑州市打造的“超级高中”之一,郑州四十七中是一所创新型的学校,也是一所国际化的学校,更是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温情校园”。晚报记者 张勤

创新型的学校

走进四十七中的新课改课堂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是一场涉及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

2008年9月,河南省进入高中新课改,郑州四十七中从4月底就开始着手培训。为了进一步做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工作,郑州四十七中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学校新课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对新高一年级的全体教师和行政领导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通过培训,使教师增强“四种意识”,即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和协作意识。

首先,逐渐转变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教学方式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老师们学会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解决问题。教师不再照本宣科,而是充分利用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其次,课堂教学和师生关系也在转变。对课堂教学目的重新定位,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担任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课堂教学也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敢于质疑、批判,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发展。

再次,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也是课改的显著特色,改变原有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多样化特点,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富有个性”地学习,是新课改的核心任务。

特色型的学校

独具特色的新课改课堂

语文:静悄悄地思考,是更好的状态

郑州四十七中语文学科组在“新课改实施和策略”中有这样一段话:构建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模式,以“说”为龙头,以练“说”活动促进“听、读、写”等其他活动。课前五分钟进行“自我介绍”或“我说古文经典名言”等活动;每周一次说话活动课,指导学生能说会评;每月一次的辩论赛,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以“周记、随笔”为载体探索作文教学新模式等。  

侯为民老师是高二年级备课组组长,他认为,可以发挥学科特点,培养出“有美感、理智”的学生,也就是让学生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同时有理智,这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的课堂不再是一言堂,小组之间合作探究的氛围相当浓厚。”侯老师说,让学生自己先动起来,提前预习老师在《导学案》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老师就不再讲解。新课改讲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实际上,真正的互动并不一定就是热闹的讨论,即使教室里静悄悄的,只要学生们都在认真思考问题,这种方式比任何时候的效果都好。

政治: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余家见,郑州四十七中高二年级政治备课组组长,教了8年的政治,送走了两届非课改毕业生。余家见老师说:“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也是很多教师自我蜕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相当痛苦的。”他说,像他这样有近十年教龄的老师,在新课改中的痛苦尤甚。

“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已经在脑海中扎根,原有的教学体系比较稳固。”余老师说,他必须转变自己的观念,把新课改的理念装进脑子里,重新构建知识体系。他笑谈,现在大脑里还有部分传统体系,要尽快把它们“赶走”。

在新课改过程中,余家见老师认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他解释说,新课改初期,我们没有经验可借鉴,这时候可以去学习外地的课改经验,但是并非盲目套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来设定教学目标和方法,选择适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具备“善变”的能力,善于变化。“我反对使用某一种模式进行教学,模式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思路,实际问题具体分析。”余家见老师说。

地理: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郑州四十七中地理教研组长赵伟杰老师开了博客,博客内容丰富,其中有不少博文是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每一个报告都是一个精彩的小论文。

赵伟杰老师上地理课,不太喜欢用一成不变的课改模式,他的课堂永远是生动的、活跃的。

他在课堂上引用视频教学,从高一首次进入新课改以后,他已经在课堂上放过不下10部电影纪录片,如英国BBC电视台拍摄的《大河生命系列》,高一讲全球气候变暖时,看了电影《北极传说》。“这种方式,学生们很喜欢,也更直观。”

赵伟杰老师大胆进行地理课的尝试,把学生带出去,甚至带到校外,上自然课。郑州四十七中高中部位于郑东新区,出了学校不远就是熊儿河,这也成了赵伟杰老师上地理课的课堂。“看河滩,看河边的植被,能够加深学生对河流生物环境的理解。”郑东新区的湿地公园也曾经两度成为他的地理课堂。

从2008年9月至2009年1月,也就是高一新课改期间,赵伟杰老师给学生布置了7个研究课题,利用周末时间,学生可以以个人或者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教师不做过多干预。进行这些研究性活动的同时,学生的成绩不仅没有下降,观察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而增强了。有了平时的积累,在每年河南省地理教研室组织的论文评比中,学生平时撰写的研究性报告多次获得省级一等奖。

国际化的学校

开展国际化特色办学

近50名外籍教师带来国际化教育

全球化的视野,突出外语,开放办学,逐步形成“现代化、国际化”的办学特色。这是郭勤学校长在“郑州—新加坡校长论坛上”所作报告《现代化、国际化要求下的双语教学》中的话,掷地有声。

办学12年,郑州四十七中以超前的办学理念和不凡的教学业绩“横空出世、异军突起”,这也是郑州市高中质量评估组给予她的极高评价。作为河南省少数几个具有聘请外籍教师资格的中学之一,截至目前,已经有近50名外籍教师在郑州47中工作过。他们带来了国外的教育教学理念,使47中的学生拓宽了视野。

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能同时使用汉语和外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流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

开设中澳、中美国际班

在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经验的同时,郑州四十七中也开始为学生寻找“绿色通道”,走出去,进入世界著名大学里学习。

经省教育厅批准,郑州四十七中今年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办了中澳班和中美班,各有两个教学班,都和外方学校联合办学,为学生打造一个进入国外顶级名校的直通车。中澳班和中美班各招收100名学生,初中毕业生都可以报考,通过中招考试录取,并经郑州四十七中加试英语及面试合格后录取。

其中,中澳班是郑州四十七中和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附属中学安斯伯利学院合作开办的,是进入世界500强大学的基地。采取中外教师同时授课的方式,并将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定制四个留学方向: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美国排名前100的大学、澳大利亚五星大学、澳大利亚四星大学。

中美高中双文凭国际班(简称中美班)是由四十七中和美国华盛顿州教育局附属中学合作的项目。采用中英双语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同时完成中国和美国高中课程的学习,并获得受到中国教育部和美国教育部认可的中国高中文凭和美国高中文凭。学生的最终升学目标是以美国为主的前100名大学,及加拿大、澳洲、英国等的世界名校。

关爱型的学校

爱心包围宏志生

宏志生培养结出累累硕果

郑州四十七中同时承担着国家级宏志班和省级宏志班的招生教学任务。家庭贫困的学生在这里得到了更多关爱,他们也正在迈向自己理想的高等学府。在这种爱的环境下,人的潜力是很容易被激发出来的,四十七中的宏志生考入知名高等学府的有很多。

2009年,国家级宏志班的50名毕业生,有41名学生考入一本院校,9名学生进入二本院校。韩永帅同学成为当年郑州市首位拿到了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其余同学分别被录取到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国家重点高校。

近年来,郑州四十七中宏志班的成绩骄人。2007年毕业的宏志生李宗俊被清华大学录取,李晗被北京大学录取;2008年,宏志生张浩杰被清华大学录取,以“1+1”编班形式同在宏志班学习的郑州市学生刘澜涛被北京大学录取……

今年,宏志班的曹祎鹏同时获得物理和化学双料奥赛冠军,已经被清华大学保送录取。李飞平等学生已经获得了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的自主加分资格,张超等同学被山东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保送录取。

今年招150人,和城市优秀生“1+1”编班

政策规定,今年郑州四十七中的国家级宏志班和省级宏志班共招收3个班,150人。凡是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确实没有经济来源、无力完成高中段学业的应届毕业生,均可报名参加宏志生选拔。

据了解,品学兼优是指学生中招分数和综合素质评定等级要求达到当地省级示范性高中最高一所的录取分数线或等级。家庭贫困是按照《河南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实施办法》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的有关规定执行。

想申报郑州四十七中宏志班的贫困学生,可以与学校联系,今年7月10日,学校将对报考学生进行资格审查。申报途径有三种:一、由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提出申请,到当地县文明办报名;二、通过各地老师推荐;三、各地市学生本人和家长直接电话报名,或到学校报名,或发电子邮件报名。报名电话为:0371-65807210(教务处)、65807047(校办),邮箱可以选其中之一:zhangkai@zzedu.net.cn、LW8405@sina.com、dhy.371@sina.com

据了解,国家级宏志班招收1个班,是单独编班的模式。2个班的省级宏志班,采取的是“1+1”的编班模式。让城市优秀学生和宏志生在同一个班级学习,一名宏志生和一名城市优秀学生组成一组,双方手拉手、一帮一,进行互助学习。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