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是《郑州晚报》改版8周年纪念日,今年又是《郑州晚报》创刊61周年。8年了,我在晚报,从一个刚出校门的青涩学子,转眼变成而立之年的新闻人。这2920个日子里,提到“感动”二字,可以说在晚报的日常工作中随处可见。
2003年年底,晚报策划关怀每个社区的特困家庭时,我在瑟瑟寒风里,为那些寒冬里没有一双棉鞋的孩子落泪,为那些慷慨解囊、帮助孩子点燃希望的热心市民热血沸腾。
2004年8月,两个年仅5岁的双胞胎姐妹赶到武警驻巩义某部,她们用500公斤西瓜送去对“最可爱的人”的感恩。她们出生没多久就生命垂危,是武警战士挨个为她们输血,才让她们健康活到今天。
5年里,服役的战士换了一茬又一茬,可帮扶这个特困家庭、帮助小姐妹健康成长的传统,却在军营里扎下了根,一直传承到今天。那一刻,我为手捧西瓜的小妞妞感动,我为默默奉献的战士们感动。
2008年元旦,大多数市民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可金水区陈寨村陈寨南一街原郑州油泵油嘴厂院内,19户人家却在一个中午无家可归了。当晚气温骤降,雪花飘飞。19户人家只能蜷缩在塑料布和纸板临时搭建的窝棚里,烧着废木料取暖。
两家房地产开发商和厂方的急于开发土地,导致他们19间住房被强拆,所有家具财产甚至都没来得及转移。
郑州晚报迅速介入。零下10摄氏度的低温里,记者深入居民的窝棚,用心感受他们的彻骨寒冷,倾听他们的合法诉求。
两个星期里,在本报持续报道下,市政府、市经委迅速介入,急居民所急,终于在春节前夕,妥善为19户居民解决了住房安置和赔偿问题。
2008年5月12日,一个让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四川省汶川一带发生特大地震。本报记者在第一时间,和消防战士、特警战士、红十字会等救援人员深入灾区一线。
5月13日至6月30日,本报持续追踪赴川抗震救灾的200多名郑州特警的抗震救灾工作。5月29日至6月15日,记者随同第二批赴川救灾的特警,赶赴灾区一线抗震救灾、及时报道。
2008年6月6日晚,我市驰援的四川省江油市灾区突降暴雨,该市80%以上的市民都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是夜,当地大风达6级以上,暴雨倾盆。郑州200多名救灾特警不顾休息,冒雨赶到该市太白公园、解放碑广场等灾民聚居处,连夜为灾民加固帐篷、排查危房。
暴雨里,灾民们为特警战士和记者撑起雨伞、送来绿豆汤。“你们在这儿一住就是几个月,哪里有危险,你们比110跑得还快。郑州人,好样的!”灾民们发自肺腑的称赞,让我由衷地骄傲,为淳朴实在的郑州乡亲、为无私奉献的郑州特警感动。
2920个日子里,伴随着郑州晚报的成长,我已数不清这样的感动到底有多少。我为永远出现在第一现场的晚报记者感动,我为“急市民所急,想市民所想”的晚报团队感动,我为61年来持续信赖晚报、支持晚报的读者感动……
《郑州晚报》61岁了,改版8年了。在晚报“用新闻纸建设郑州”的征途上,我有幸作为这个团队的一员,努力着,感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