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近一年半,我还是时时想起那一家人,那来自商丘永城的父子。
双胞胎兄弟都患了尿毒症
28岁的双胞胎兄弟都患了尿毒症,2009年2月,得到这个消息后,我决定去郑州人民医院看看情况。
躺在病床上的是哥哥周灯,他一直戴着口罩,虚弱得几乎不能自己坐起来。他的父亲,58岁的老周坐在床沿边,不时问儿子几句。这对父子就像我以前遇到的求助者一样,朴实、沉默。老周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话说,只是一个劲地让座。
站在病房外的窗边,老周告诉我,两个儿子几乎同时患病,大儿子一直在治疗,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凑了钱,巧的是没多久就遇到了合适的肾源,于是刚刚做了换肾手术。老周的老伴在家务农,家里还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小女儿,早已经不堪重负。“那小儿子呢?”既然是双胞胎都患病,可一直没见到小儿子周恒,我忍不住插了一句。
老周的眼圈红了一下,喉咙动了几次才说,因为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钱,周恒没法进行透析,还在老家。
老周说,本来两个儿子都在医院,可是就在除夕前夜,他悄悄地叫来二儿子,告诉他:“家里实在供不起了,要不你就先回家吧。”懂事的周恒默默地接受了,反倒安慰他别难过。
说到这儿,老周再也忍不住,他说,儿子是被他赶回家的。他一双粗糙的大手一个劲儿地在脸上抹,深深吸了好几次气不让自己情绪失控。
弟弟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哥哥
因为一直都在系统地治疗,而且又换了肾,医生说周灯的情况正在好转。“他等于把生命让给了我。”知道弟弟放弃治疗回家后,周灯也百感交集,他说弟弟的举动他一辈子都不会忘。
当天下午,周恒也到了医院。28岁,本应该是充满朝气的年龄,可是在我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却面色灰白。
周恒走路需要扶着墙,因为并发症,他的听力也出现问题。他的话很少,见到哥哥也只是询问几句病情,更多的时候是静静地坐在一边。
他不是不知道,放弃治疗几乎意味着放弃生命,可他更清楚家里的条件只能救一个。他只是淡淡地说了句:“那毕竟是我哥。”
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大爱
采访结束后,朴实的老周一定要招呼我出去吃饭,并且一直把我送出医院,我匆匆推辞,安慰他几句后逃一样离开了。出来后我在路边站了许久,风吹过来,眼睛干涩,脸上凉凉的。作为热线记者,平时接到的求助不计其数,病急家贫的故事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一次次面对这些,渐渐地让我有些麻木,可面对这样的父子和兄弟,怎能让人不动容?
在那之后,周氏父子收到一些捐款,可仍是杯水车薪。我了解到,直到2009年6月,周恒在老家仍旧坚持透析,等待合适肾源,也期待着能凑齐手术费,再之后由于失去了联系方式就再没有听到他们的消息。但我仍然常常想起他们,想起这样一家人。
深沉似海的父子情,礼让生命的兄弟情,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大爱。
我多么希望,已经出现了奇迹。
晚报记者 张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