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45版:荥阳读本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民参与 慈善事业走出荥阳模式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全民参与 慈善事业走出荥阳模式
荥阳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把爱延伸。

今年4月9日,2009年度中华慈善奖在京揭晓,荥阳创建全民慈善城市项目获得中华慈善奖。中华慈善奖是全国慈善事业领域的最高奖项。

4月23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孔玉芳在接见河南省“中华慈善奖”获奖代表时,特别指出,荥阳创建全民慈善城市的做法是创新,让更多人自觉地参加活动,而且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很好。

5月11日,国家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王素英到荥阳调研,建议荥阳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模式。

晚报记者 姚辉常 文/图

慈善常态化,效应不断增强

荥阳创建全民慈善城市项目自去年8月6日启动以来,慈善活动已成为常态。

在市区、乡村、机关、单位、企业、学校,慈善心、公德心、公益心、博爱心被全面激发,形成了“我有能力时帮人人,我有困难时人人帮”的良好氛围,救人于难、行善积德正在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

在这种氛围中,重病患者、失学儿童等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之光。譬如,索河办北台村白血病患者李晓龙,在荥阳“全民慈善”春风下,社会各界为其捐赠了近30万元善款,如今已康复出院。

据统计,2009年,全市共募集各类善款377万元,发放救助金130万元,使许多困难群众受益。

与此同时,慈善活动形成了强大的磁场效应,慈善吸引力正在增强。除了荥阳本地有300多家企业踊跃参与外,省直5名干部向荥阳市慈善总会捐赠10万元扶贫助老基金,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爱心人士捐助现金20万。俄罗斯著名画家索罗金无偿捐赠版画163幅,全部作品拍卖之后用于荥阳市的慈善事业。

慈善活动充分发挥了精神作用

仅仅几个月,荥阳创建全民慈善城市就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原因是什么呢?

参与见众。“众”的背后是荥阳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

一是教育宣传广。利用荥阳慈善电视频道、慈善报刊、慈善课堂、慈善巡演、多媒体信息港等载体,使慈善的声音、慈善的事迹、慈善的信息无所不在,普及“慈善无界、人人共享”的理念。

二是组织覆盖广。慈善进社区、进村组、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这是国家民政部提出的,而在荥阳又增加了进家庭。这种“进”,不是单纯的设立慈善机构,也不是仅仅为了捐款捐物,更重要的是植入慈善理念和意识。比如慈善进机关,并不是要天天捐钱,而是要提倡公务员、职能部门天天有善心善举。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就不是善心善举。

三是参与群众广。设计更适宜群众接受的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多推出典型,激励人们争当爱心大使、爱心小天使、爱心团队、爱心企业等,让全市人民热心慈善,参与慈善,享受慈善,快乐生活。

活动见效。在创建慈善城市中,各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思路,开展具有行业特色、地方特色的慈善活动。比如,司法局开展的“返乡两劳人员爱心帮扶”活动,乔楼镇张村庙成立的“爱心幼儿园”等,都贴近基层,贴近生活,社会反响很好。

这背后是荥阳走出了慈善活动“见物不见人”的误区,充分发挥了慈善所具有的精神作用。除了捐款捐物外,更多的是捐知识、捐时间、捐技术、捐文化、捐服务、捐健康的活动,从简单的捐款捐物向精神、心理、志愿服务等多元的更高层次的慈善服务发展,实现了物质与精神救助相互结合、相互转化、相互促进。

发展见制。为促使慈善事业做好、做实、可持续发展,荥阳将其制度化。一是严格遵循国家的政策法规和《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发展道路,当好中国慈善城市创建的实验田。二是认真抓好《荥阳市创建慈善城市实施细则》的贯彻实施。各乡镇、各单位要有具体的措施,真心去抓,不走形式,不图虚名。三是形成具有特色的考核体系,把慈善正式列入了干部考核之中。四是不断创新慈善运作机制,这包括探索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善款使用、信息对称、审计监督、生态慈善、环保慈善、低碳慈善、健康慈善、项目契入等方面,形成自觉,形成规范。

领导见抓。荥阳把推动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繁荣作为重要责任。一是摆正位置,做到德政与善政并举,整合力量,多办实事,求实求效。二是真抓实干,多办举手之劳、抬脚之力的善事,为民造福。

从高度认识全民慈善的意义

在荥阳,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对慈善事业都有着很高的认识。

首先,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现在有很多大病,要治好,没有二三十万下不来,而目前农村大病统筹封顶报销才6万元,剩下的大头从哪里来?政府给?不可能。因为政府的钱是公共财政、预算财政,不可能针对某个人的特殊情况去高额救助。那么怎么办?其中,动员社会力量和民间爱心去救助,就是很好的选择。只有政府的一只手和民间的一只手联合起来,才能弥补职能缺陷,挽起爱心防线。

其次,慈善事业是社会道德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慈善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基因和普世价值,是最能够打动人、凝聚人、鼓舞人的精神力量。慈善强调社会责任和爱心传递,具有强烈的感染效应,一个人的爱心善举,往往可以带动一群人的爱心善举。这些特质,决定了慈善对道德的塑造和提升是“潜移默化”式的,是“春风化雨”式的,容易深入人心、引发共鸣、得到认可、取得成效。正因为如此,开展全民慈善活动,就是发扬光大传统美德,推动人人都能接受的社会道德体系建设,推动社会和谐文明。

第三,慈善事业是促进对外开放、发展经济的重要元素。现代经济是开放经济、市场经济,各种生产要素在不断流动。往哪里流动?肯定不是“穷山恶水”,而是“善土慈地”。所以,慈善可以营造亲商、护商的良好环境,慈善是生产力。一个具有慈善氛围的地方最能吸引他们的目光。

一些人不参与慈善,还讽刺挖苦别人搞慈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正常现象呢?荥阳人也都有清晰的认识。一是中国现代慈善起步较晚,人们对慈善不太了解,不了解的东西就会发挥想象,也可能想偏;二是拿外国国情套中国国情,认为慈善应该完全由民间去做,政府不要管;三是割裂了慈善的两重性,片面强调其物质的作用,忽视了其精神的作用;四是反映了工作创新的社会环境问题,好像提出新的理念,就是作秀,甚至遭到质疑。

深入开展,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模式

目前,荥阳市已把“全民参与慈善、创建慈善城市”活动向深入方向开展,以实现慈善事业更高水平,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模式。

一是进一步加大慈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慈善氛围。荥阳认为,当前慈善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舆论宣传尤为重要。各乡镇、街道,市直机关各单位将在本单位、本辖区醒目位置制作关于“全民慈善”方面的固定宣传标语、宣传版面。每季度至少要安排一次关于慈善事业精神的学习,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本区域内居民集中学习慈善知识,全面提升全民慈善意识。

二是进一步壮大社会力量,拓展志愿者服务领域。积极发展志愿服务组织,为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提供平台。完善和推广志愿者注册、培训、绩效评估和表彰制度。

三是进一步健全慈善工作网络,拓展慈善事业覆盖面。着力培育和发展基层慈善公益组织,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慈善工作网络,采取兼职、聘请退休人员和招募自愿者、义工等方法,充实乡镇、街道慈善工作力量,使慈善工作延伸到基层。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和社区可以建立群众性互助组织,以满足农村基层、城镇社区等困难群众的慈善需求。

四是进一步扩大慈善救助范围,建立慈善项目库和信息库。鼓励企业、社会各界、个人在总会设立冠名专项慈善救助基金,创新慈善项目形式,丰富慈善项目内容,延展慈善项目效应,扩大慈善救助范围,打造一批有特色的慈善项目品牌。

五是进一步落实孤儿对口帮扶任务,确保孤儿帮扶落到实处。

六是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确保慈善工作取得实效。要建立健全助老、助孤、助残、助医、助困、助学、救灾体系,完善“六助一救”社会保障制度;制定慈善城市标准,为全国慈善事业发展规划提供发展指数;把慈善工作纳入干部考核和精神文明考核,实实在在地推动慈善进机关、进村庄、进社区、进企业、进课堂、进千家万户。

七是进一步加强慈善组织自身建设,提升慈善机构组织管理水平。继续加强慈善机构组织建设和内部制度建设,尤其是乡镇慈善机构要进一步充实必要力量,落实相应的人员、经费和必要的办公条件。进一步严格管理和使用好慈善资金,规范和完善慈善救助的程序和办法,增强慈善救助的规范性、公平性。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