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47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昔日伟大光明灿烂的希望
今朝文明和谐富裕的现实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昔日伟大光明灿烂的希望
今朝文明和谐富裕的现实
——巩义回郭镇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郑州市委常委、巩义市委书记李公乐在回郭镇党委书记张会录、镇长庞冠峰陪同下在巩义市产业集聚区调研

昔日伟大光明灿烂的希望

今朝文明和谐富裕的现实

巩义回郭镇地处郑州市西大门,全镇总面积50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总人口10万余人。上个世纪70年代,勤劳智慧勇敢的回郭镇人民为了追逐属于自己的幸福,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冒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风险,开启了“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先河,先后建起了炸药厂、拖拉机站、化肥厂等社对企业,成为中国乡镇企业的发祥地。1975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以“伟大光明灿烂的希望”为通栏大标题报道了回郭镇的经验,受到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评价。晚报记者 周炜卿

通讯员 祖东平 赵林 文/图

这里的理想不是梦

30多年岁月轮回,30多年斗转星移,30多年励精图治,30多年拼搏进取。虽然在这30多年间,回郭镇党委政府的领导走了一茬又一茬,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他们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理念没有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导思想没有变。

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历尽风雨,饱经风霜,“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不屈不挠的回郭镇人民面对挫折痛定思痛,卧薪尝胆,刮骨疗痈,浴火重生。回郭镇迅速建立了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园区经济为依托,高新技术为支撑,资本运作为手段的具有雄厚竞争实力、广阔发展前景的现代工业经济体系。30多年的浴血奋战,30多年的只争朝夕。富于创造力的回郭镇人民满怀领袖的期待,民族的重托,成功地将一个“伟大光明灿烂的希望”放飞天际,把一个富裕发达、文明和谐的蓝图变成了现实。

勇立潮头扬劲帆

2009年全镇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52.5亿元,工商税收近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718万元,经济总量全省第一,综合实力连年来位居全省十强,2006年跻身全国千强镇,2008年入选民政部主办的中国乡镇综合实力、投资潜力500强。

万达铝业公司投资15亿元的热轧深加工项目、永顺铝业公司投资5.5亿元的铝板带箔扩建项目、明泰铝业公司投资12亿元的铝深加工产品项目、鑫泰铝业公司投资1亿元的辊涂彩卷生产线等一大批项目工地上,焊花飞溅,机声隆隆,一派火热的建设景象。

随着一个个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再次放眼回郭镇的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产业框架已全面形成,特色产业链逐步延伸,园区产业集聚优势逐步显现,挺起了回郭大地的工业脊梁。

目前,产业集聚区现有各类企业186家,其中铝板带箔加工企业25家,铝加工配套企业60余家,电线电缆企业60余家,钢带加工企业6家,其他行业20余家。主导产业铝加工业的铝板坯锭粗加工能力达到120万吨,铝板箔精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铝板带箔产量已占河南省铝板箔产量的45%左右,占全国铝板箔产量的21%左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铝加工特色园区。

科学规划,绘就发展蓝图

为推进产业集聚区又好又快发展,镇党委、政府于2009年开始了产业集聚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先后投资400多万元,高规格、高标准编制了产业集聚区的《总体发展规划》、《空间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了集聚区的发展规模、发展空间布局及发展目标方向,为集聚区今后的大跨越、大发展绘制了蓝图。规划编制过程中,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及有关领导、专家,对规划评审,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确保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同时确立了“产城融合、以产带城、以城促产”的工作思路,提出了“拉长产业链条,提升竞争优势,打造国家级铝加工产业基地”的总体目标。

大上项目,扩大产业优势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和助推器,先后组织企业家到江浙等地的知名铝加工企业参观考察、参加各种项目洽谈会、出台激励奖励政策,引导企业大上项目。全镇广大企业家充分发挥回郭镇人独有的“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上项目,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一大批重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冒出。

近2年来,全镇项目投资每年都在二三十亿元以上。尤其是今年,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共22项,亿元以上的项目就有9个,10亿元以上的项目2个。总投资43.5亿元,其中铝加工项目9项,正在建设的有铸轧生产线21条,冷轧生产线16条,箔轧生产线13条,这些项目的达产将增加产能120万吨,将继续巩固全国最大铝板带箔加工基地地位,为创建国家级铝加工特色产业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增添发展活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区域甚至国家经济发展中最为强大的武器。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投入,积极引导,鼓励企业走科技创新道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各企业都加大投入,加强院地合作,纷纷建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目前,我镇产业集聚区拥有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一个,省级技术研发中心两家。整个产业集聚区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3.5%,高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为43%,占全部企业营业收入的42%。

完善设施,优化发展环境

建设一流的产业集聚区,促使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持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投资力度,积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先后投资3亿多元,建成了东西走向的纬一路、纬二路、顺源路和南北走向的长春路、人和路、引河路、文昌路,形成了四纵三横的交通网络。区内给排水系统畅通,电力供应充足,拥有 110KV变电站六座,220KV变电站一座,2009年供电5.8亿度;建有煤制气门站一座、燃气(煤层气)公司一家,日供气60万余方,为产业集聚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能源保障。此外还先后成立和建成了科技信息中心、公安分局、电信局、邮政局、货运中心、劳动市场、宾馆饭店等,配套设施基本齐全,服务功能日臻完善,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发展环境。

搞好服务,助推企业发展

在党政班子领导中深入开展了“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活动,切实解决了一批制约企业发展、项目建设进度的因素。2009年春,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镇区企业出现了用气供给不足的问题,企业无法满负荷生产。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短短一星期的时间,就促成郑州大有燃气公司积极与北京惠博普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引资5150万元在园区建设回郭镇煤层气接收母站。该工程于去年就投入运行,日供气达60万余方。此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制约发展的主瓶颈。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和创新,在通过一系列调研、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回郭镇新农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巩义市产业集聚区投资有限公司,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所用资金。目前正在着手成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公司成立后,将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回郭镇党委书记张会录对机关干部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基层党委政府的工作就是创造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驶上主航道的巩义(回郭镇)产业集聚区,在经济社会率先跨越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扬帆远航。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