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3版:旧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黄埔军校曾有一批女学员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黄埔军校曾有一批女学员
年龄和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接受军校一切严格的训练

黄埔军校名闻遐迩,值得一提的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成立后,开办了女生队,这是“破天荒的大事,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创举”,造就了中国现代第一代女军官。

黄埔军校史上唯一的一期女生队

武汉分校的全名是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1925年冬,国民政府为了统一军官培训,命令在粤各军取消他们各自办的讲武堂和军官学校,合并于黄埔军校,同时将“陆军军官学校”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所以武汉分校的全称是“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

黄埔军校以往只招收男生,不招女生,而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招收女生,这是黄埔军校史上唯一的一期女生——被列为黄埔军校的第6期。

黄埔办女生队阻力大,国民党右派反对,封建势力阻挠,中国共产党人下决心在军校培训妇女骨干。成立女生队是武汉分校的创举,恽代英曾对女生队负责人说:“办女生队阻力很大,丁惟汾(国民党右派)等人反对,封建势力拼命阻挠,守旧的人也不赞成。我们党下决心要在军校培训妇女骨干,毕业后参加领导中国妇女翻身解放的斗争。你们的责任重大,你们要努力呀!”

原武汉分校女生队学员吕儒贞回忆说:“那时我也觉悟到,妇女要在革命的政府领导下,有了参政权,有了职业,经济独立,才能在政治、文化、经济上达到真正的男女平等。国民革命胜利,国民政府迁都武汉,我无限欢欣鼓舞,盼望能参加工作,进革命学校,充实和锻炼自己。”那时女生当兵的动机,十有八九是为了脱离封建家庭的压迫,找寻自己的出路。

武汉分校成立时,中国共产党派出许多同志到军校工作,如恽代英任政治教官,他还分管女生队的工作,施存统任政治部主任,中下级军事和政治干部大半是共产党员,如徐向前任政治大队第1队队长,彭漪兰、钟复光任女生队指导员。李鸣珂任党的联络员,等等。这些党员大都能够以身作则。

年龄和文化程度参差不齐

1926年2月,有183名女生正式入学,加上南湖学兵团30名女生被并入黄埔军校女生队,女生队从而扩大为213人。黄埔军校女生队中有的是在校大学生,相当一部分是中学生。有的已当了母亲,有的还缠过足。

从出身、年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来看,大都参差不齐。其中重庆、泸州时的学生接受革命影响较早,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但是其他一些人,基本上是“爱国有心,知识不足”。无论怎样,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敢于冲破封建藩篱,投身到轰轰烈烈的革命洪流中去。

1927年2月12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举行开学典礼。200多名女生,同男生一样,着深灰色军装,紧束着腰带,戴着军帽,打着绑腿,并肩站立。

接受军校一切严格的训练

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设在武昌两湖书院,女生队设在这个大书院东首一个院落的两层楼里。楼上是宿舍,楼下是饭堂。军校纪律非常严格,生活节奏非常紧张。早上军号一响,马上起床、穿衣、梳洗,将被子叠得方方正正像个豆腐块,摆在木板床正中央。10分钟一切要收拾完毕,然后进行操练。在饭堂里吃饭也要军事化,只要队长放下筷子,学生们必须全体起立,没有吃完的要受到批评。

从早上5时30分起床开始,一直到晚上9时30分睡觉,简直没有休息时间。每天8堂课,4节学科,4节术科。军事训练课有步兵操典、射击训练,还到蛇山“打野外”进行实地军事演习等。她们接受学校一切严格的训练,要做和男生一样多的工作,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由于武汉兵力不足,于是军校决定把全体同学编为中央独立师,军校女生队编为政治连,分为救护队和宣传队,开赴前线。女学员谢冰莹在途中写下的《从军记》中写道,“在炮火连天的火线上,女生队的学员不顾子弹在头上尖叫,把受伤的战友抬下火线,为他们包扎、喂药”。

1927年7月,汪精卫步蒋介石后尘,公开发表声明反共。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决定提前结业。213名女学员除极个别学员被送到苏联学习外,大部分被分到叶挺和张发奎的部队,也有不少人回到家乡,有的从事地下工作,有的后来又辗转找到了革命队伍。其中更是涌现出了赵一曼、胡兰畦、曾宪植、胡筠等巾帼英雄。

摘自《大连晚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