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2版:中国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危楼多活了31年
至今矗立在广州闹市
“高科技”作弊
一毛钱,5片药,治好了孩子的病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危楼多活了31年
至今矗立在广州闹市
苏三妹家危楼独立,旁边路上车水马龙。
最近暴雨侵袭羊城,苏三妹家也遭了殃。

危楼多活了31年

至今矗立在广州闹市

在广州市中心区,一栋多次被鉴定为危房的两层小楼,自1979年就被征拆,迄今已31年,却依旧迎风挺立。

据了解,屋主刘景怀生前系广州农药厂职工,危楼现由妻子苏三妹(61岁)及其子女继承。一家人自接到征拆消息后,始终没人来拆……

30多年只“圈”不拆

8日上午,苏三妹告诉记者,她家现在的那块地紧挨着广州市主干道东风中路,东西两侧都矗立着几十层高的大厦,而几栋破败不堪的小楼散落在这里十分扎眼。

“1979年这块地就被征用了,说市房管局要建档案馆。”苏三妹说,这30多年历经变化,但一家人的日子却越来越难过。

直到1981年7月,房管局都未采取任何动迁行动。广州市房管局也承认:局里划红线后,近几年来在市区内无拆迁安置用房,拖延了动员搬迁工作的迅速开展。

1994年2月18日,屋主刘景怀向越秀区规划分局咨询自家房屋是否征用时,越秀区规划分局规划组给出的答复是“该地段已由市房管局征用”。

苏三妹说,市房管局1982年起委托其属下企业穗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具体实施拆迁。

“那时户头上只有我老公和儿子刘志昊两个人,穗华提出按我家户口上每人10平方米的面积安置。”苏三妹说,刘景怀1969年用800元购得此房时,房子一直没办产权登记。

1988年10月,房管局派人丈量房屋,1989年6月才发给刘景怀房产证。

据穗华方面介绍,1990年前后,该地块的拆迁安置基本上停止了。1992年企业改制,穗华脱离市房管局,把所有资料转给了市房管局危改所。

“孤身危楼”不批维修

1994年,征用单位发生了变化,变成了珠江实业总公司。

记者在刘景怀于2000年1月21日填写的一张越秀区规划分局咨询表上看到,刘问“东风中路340号是否征用”?该局给出的答复是“该地段1994年已由珠江实业总公司征用”。

“但我和丈夫每次去找珠江实业总公司,他们都说只是有关部门会上讨论过把该地块给珠江实业,但一直没正式批文。”苏三妹说,这么多年了,这块地一直是只“圈”不“征”。

2007年6月23日,广州市城市房屋安全鉴定有限公司对该房就进行了安全鉴定,评定等级为严重损坏房,需加固或拆除。

苏三妹住的是危房,既然拆不掉,维修行不行?答案是不行,因为无法报建。

因危房一直无法报建,早在2000年1月,刘景怀就向新西兰移民局申请前往儿子刘志昊(1992年劳工移民至新西兰)处居住。当年年底,新西兰移民局批准了申请。

屋主不服“违建”的定性

2001年夏天,刘景怀、苏三妹和他们刚刚高中毕业的女儿一起动身前往新西兰。

3年后,刘景怀在新西兰去世。2005年5月2日,苏三妹回广州,她要帮刘景怀注销户口,并办理继承手续。按广州市房地产测绘所2008年7月6日出的《房屋面积测量成果报告书》,房屋现有用地面积为45.548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1.0966平方米,比房产证上登记面积分别增加了2.4688和64.4307平方米。

苏三妹希望按照房屋现有面积申请登记继承。去年3月19日,市规划局对增大面积部分进行了处理,认定这部分为“违建”。

按照广州市城市规划局下达的《违法建设行政处罚书》,对苏三妹及其子女罚款3066元,并表示:“违法加建部分(61.33平方米),只同意临时保留作住宅使用,使用期限内因城市建设或者管理需要,城市规划部门可以作出拆除的决定,并不给予安置或者补偿。”

苏三妹不能接受“违建”定性,要求市规划局对增大部分进行确权。

至今还在协商拆迁补偿问题

2009年12月1日,因东风中路嘉业大厦东边绿化广场项目,苏三妹的房子再次被列入拆迁范围,拆迁人是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和市政局,拆迁实施单位是广州市越秀区重点项目拆迁办公室。

今年5月11日上午,越秀区重点项目拆迁办提出的补偿条件是,房产证上登记的部分可以按每平方米13000元补偿,其余部分按8000元补偿。

“这条件我不能接受,按这个补偿价格,我压根买不起房。”苏三妹说,如果没有合理的补偿安置,她不会签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据《羊城晚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