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7版:热点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广告
密切联系心仪学校
他们的意见很重要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听听省招办主任的建议
密切联系心仪学校
他们的意见很重要

密切联系心仪学校

他们的意见很重要

随着高考结束,我省招生工作即将展开,刚步出考场的95.2万考生就开始考虑填报志愿的问题了,面对知分填报和一本“大平行志愿”改革,省招生办主任杨志磊给广大考生提了几个建议,帮助大家作出选择。晚报记者 张竞昳 张勤 实习记者 薛璐

明年考生复读难度大

今年我省报考95.24万人,其中普通类考生85.88万人,比去年略有减少。对口生4.75万人,专升本3.99万人。

目前我省汇总招生计划为60万人,增长9.3%,其中普通类计划招生53.9万人,增长10.3%。普通类招生计划中,本科23.8万人,增长15.1%,占44.2%;高职高专30.1万人,增长6.7%,占55.8%;对口升学计划3.2万人,专升本计划2.5万人,体育类单招等其他计划0.4万人。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本科层次所占比例虽有所提高,但专科层次的计划依然占大部分。

杨志磊预计,我省近几年高考报考人数不会像那些经济发达地区大幅度下降,招生计划也不太会有大的增幅,升学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再加上明年我省即将实施新课改高考,增加了复读难度,杨志磊希望广大考生把握好今年升学的机会,理性选择。

一本批次:了解新变化,心中有数报志愿

“只有充分了解改革内容,才能合理填报志愿。”杨志磊特别提醒考生一定要关注新政策、新变化,做到心中有数。

知分报志愿的“利”在于考生知道成绩后,没有了估分的烦恼,填报志愿时心里“亮堂”,选择志愿时不会偏离自己的成绩。弊端是容易形成扎堆报考现象,导致志愿不均衡。

另外,虽然知道自己的分数了,但并不知道有多少考生报某一所高校,所以考生在选报学校和专业时,要估计自己的考试成绩在所报学校可能所处的位置,尽可能防止志愿扎堆。今年我省在公布分数线时,还将公布分数段统计情况,让考生知道自己的成绩在全体考生中的位置。

一本大平行志愿:“消化”更多高分考生

“选择机会多了,达到分数线却因志愿填报不当而落榜的考生也会减少。”杨志磊说,今年我省一本实行“大平行志愿”将会“消化”更多的高分考生,但是,若填报不当,仍会有落榜现象。因此,科学安排志愿分布,不放弃每一个机会,对考生来说仍然十分重要。

往年本科一批第一志愿只有一个,高分考生想报清华、北大没把握,可能求稳妥就报了复旦、南开等其他重点高校。现在有二段,每段有四个平行志愿,杨志磊说,这样一来,若高分考生觉得自己有一定把握,可以拿出一个志愿“冲一冲”。他还特别提醒考生,一定要了解历年各招生院校所属档次,所填的同批志愿,第一位置应当是往年录取分数较高的学校,其他位置应由高到低顺序填报。

往年分数线仍有参考价值

杨志磊说,尽管今年我省本科一批的填报方式进行了改革,但往年的分数线、高校招生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等资料还有参考价值。“今年的情况肯定会有变化,我建议考生要和想填报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一般高校都会结合他们掌握的分数情况,以及考生所处的位次,给出一个指导性意见。”

另外,在每批次录取过程中,对按考生志愿全部投档之后生源不足的院校,要面向社会公布计划余额,公开征集志愿,杨志磊建议考生把握住每次机会。录取结束后,分数较低、未被任何高校录取的考生,还可以关注9月份新生报到入学后的专科层次的补录工作。

其他批次:第一志愿很关键,第二志愿不能空

今年我省其他批次(艺术类除外)仍按照往年模式投档,即第一志愿投档时,各校同时阅档并决定录取与否,第一志愿录取满额的院校,后续志愿就不再投档了,当院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才依次投后续志愿档案补充。杨志磊特别提醒考生,第一志愿的选择很重要。

由于考生志愿分布客观上存在着不均衡性,一些院校报考人数过多,势必造成第一志愿考生落选,而有些院校报考人数较少,第一志愿无法完成招生计划,第二志愿就会发挥作用。对这些批次来说,平行志愿是第二志愿,考生应该参考往年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作为第二志愿的主要选报对象,如果空着不填就等于放弃了机会。

别忽视专业选择,最好服从调剂

杨志磊建议考生,填报志愿不仅要注意选择高校,还要重视专业的选择。如果你的成绩在所选高校中不是占绝对优势,就一定要将专业志愿适当分散,将专业志愿拉开档次填报,合理搭配。

另外,若考生在填报的专业中分数不算高,专业还不服从调剂,就容易退档,杨志磊建议考生选择专业时服从调剂。 (请继续阅读A08版)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