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约翰内斯堡向西北方向开车40多分钟,就到了南非的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
约翰内斯堡是一座建在“金山”上的城市,因为开采金矿,这个城市的地形地貌颇像我们的山城重庆,而大量的民居就建在山坡之上,所以这个城市虽然细看起来非常干净,但整体给人的感觉却是杂乱无章。
虽然仅仅相距50多公里,但比勒陀利亚却是截然相反的另外一个世界。城市里都是典型的欧式建筑,街道不宽,但干净整洁,随处可见的银行、便利店、快餐店更能让人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
其实现在比勒陀利亚已经更名为茨瓦内,新名字取自于一位非洲黑人酋长名字,他是最早一批在这里定居的黑人之一,这样做就是为了进一步减少南非的种族隔离色彩。但事实上,不仅我们,包括当地人还是更习惯于称呼比勒陀利亚,从约翰内斯堡通往那里的路标也仍旧是老名字。
据早先来过这里的同行介绍,除了市容市貌之外,比勒陀利亚和约堡相比,最大的区别是白人很多,黑人难觅,另外治安也非常好。比勒陀利亚或许是因为世界杯的原因,那天我们去的时候,街头的黑人兄弟还是随处可见。
不过从感觉上讲,比勒陀利亚还是要比约堡放心许多,至少可以脖子上挂着相机在大街上招摇。教堂广场的草坪上,人们闲散地或走或坐,成群的和平鸽在空中飞翔,路边的大妈热情地向行人推销她精心制作的小吃,还有民间艺术团体在表演祖鲁人特有的舞蹈。黄皮肤的人在这里显然比较罕见,不断有黑人兄弟上前要求和我们合影,这情况还是我平生第一次,感觉挺好。嘿嘿。
因为害怕堵车,我们那天在比赛前5个小时就出发了,这使我们拥有了难得的闲暇时间。温暖的阳光下,坐在街角的长椅上,喝着可乐,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来南非后还是第一次这么惬意。
比勒陀利亚的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顺眼,通往球场的路边有块大草坪,这又让我想起了汉诺威。
如果不是其间发生了那么一件事儿,比勒陀利亚之行原本是可以用“愉快”来形容的——我们在人群中拍完黑人演员的表演后出来,同行的一位广州同行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机被偷了。
无奈之下,只能自我安慰:被偷的感觉总要比被抢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