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别老家,一路留恋一路希望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淅川县115户506名移民昨日顺利动迁
别老家,一路留恋一路希望
“等生活稳定了,我要好好想想干点啥,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车队途经淅川县城,居民欢送。
一名不在首批搬迁范围的村民看着车队离去。
带走家乡水和用家乡水酿造的黄酒。
◀上一年级的张宛莹对新家充满了期望。

昨日上午,淅川县滔河乡凌岗村第一批115户506名移民登上了客车,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故乡,迁往唐河县毕店镇凌岗移民新村。

“凌岗村移民搬迁工作的正式启动,标志着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一批大规模移民搬迁全面启动,我们将全力以赴,确保在8月底以前,将6.5万移民全部搬迁到省内6个地市、25个县市、63个安置点的新家。”淅川县委书记袁耀生说。

晚报记者 裴蕾/文 马健/图

送老乡,6公里路上站满人

喧天的锣鼓、绽放的礼花、舞动的花环、相拥的难舍,回眸的泪花……昨日上午8时40分,淅川县举行了隆重的“送亲”仪式。

离别的现场是感伤的,附近的很多亲友们都赶来为这批移民送别。

凌岗村的闺女凌娟,早上7点多就带着不到1岁的儿子和公婆一起,步行了半个多小时到达凌岗村的娘家,给爸爸妈妈告别。

“你们要多保重啊,等孩子大点了,我会去看你们。”搂着爸爸妈妈,凌娟落泪了。

“走好!”“到了打电话!”……在另一辆移民车前,78岁的哥哥凌振国和69岁的妹妹一起,来为自己最小的妹妹凌玉敏送行。分别在即,兄妹三人都忍不住落泪了。

9时30分许,30多辆中巴车拉着移民从家中出发了。从滔河乡到淅川县城2个小时车程,处处可见送行的人群。人们打着条幅,欢送首批移民搬迁。

而在淅川县城,延绵多达6公里左右的南阳路上,万名学生和自发前来的老百姓在路两边挤得满当当的,他们手中的花环、花束、彩球等不停地挥舞着,还有人放起了鞭炮,用最热情的方式欢送老乡。

记者亲历23号车

从淅川滔河到唐河县毕店镇,虽然只有几个小时的路程,但对许多村民来说,这段路却实在不太寻常。

这段路,饱含了他们对故土难以割舍的情结,也孕育着他们对新生活的追求和憧憬。记者一路追随,记录下这次大搬迁中一组组感人的镜头。

记者在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坐上了23号车,这里有5个家庭。

从凌岗村到唐河县毕店镇的移民新村,总共五六个小时的车程,车中有眼泪、有欢笑、有希望……

4岁小嘉鑫:我有两个家,一个在淅川一个在唐河

这个车上,共有5个家庭的15口人。

刚刚告别送行的亲人,移民乡亲的神情都显得很黯然,车上很是安静。然而,车上最小的移民、4岁的张嘉鑫却一刻也不肯闲着,坐在妈妈的怀里拱来拱去,还不时传出调皮的笑声。

在淅川当地居民举行的欢送仪式上,很多拿着彩色气球的学生看到车里的小嘉鑫,就主动给他递了进来。他显然很喜欢,一路上玩着气球不肯撒手。

“知道咱们是去哪里吗?”当车辆驶入高速公路,人们都还没有睡意,车上有人开始逗这个小家伙了。

“妈妈说,今天去唐河。妈妈还说,我有两个家,一个在淅川,一个在唐河。”说着,嘉鑫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突然开始哭闹起来:“我不想去唐河,不想去唐河,我要回家去。”

“淅川有啥好的?”妈妈问已经双眼含泪的他。

“有体育场、文化广场,还有万客来(超市),妈妈给买漂亮的衣服……”

想了一会儿,他又说:“我也不想去唐河上学(幼儿园),那里没有我认识的小朋友……”

孩子天真的话语,引发全车人都笑了,不过,这种笑容包含着对家的思念。

嘉鑫还在闹着,爸爸妈妈连忙安慰孩子。

46岁凌建伟:搬家前一天去丹江最后一次洗个澡

故土难舍。整个车都弥漫着一种的离别的感伤。

46岁的凌建伟和他的爱人坐在最前面的座椅上。当看到热烈欢送自己的乡亲们,他们夫妻俩不停地挥手,脸上看不到一丝笑容。

“故土难离啊!”凌建伟说。昨天,他一夜都没有合眼。

虽然为了搬家,很是忙了一阵子。可是就在搬家的前一天,他还是忙里偷闲,得空做了自己最想做的两件事。

第一件就是,他去给爷爷奶奶和爸爸上坟了。

“我告诉老人家,我们后辈就要离开他们生活的地方了,要搬家了。今后不能经常回来看他们了。”

第二件事,就是在傍晚的时候,骑着摩托车,花了5分钟时间去了美丽的丹江河畔,临行前最后一次洗了一个澡。

“打从我记事的时候,我就记得爸爸带我去河里面洗澡。”凌建伟说,这里面包含着他多少儿时温暖的回忆。

“平时,我一般都是洗半个小时就上岸了,但昨天,我整整泡了1个半小时,一直到天黑透了才离开。”

对于即将到达的新家,凌建伟说,他已经去看过了,很是满意。

“等生活稳定了,我还要好好想想能在新家干点啥,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64岁张玉仙:带着老伙计灰子来到新家

在整个23号车,除了15位移民外,还有一个“编外成员”,它就是可爱的狗狗灰子。

这只灰色的狗狗,一直乖乖地躺在座位底下。

灰子的主人,就是整个车上的最年长的、64岁老人张玉仙。

为了防止搬家途中灰子乱跑,张玉仙还特别给它的双腿套上了一个塑料网兜给捆着。

“这可是我的老伙计了,跟了我七八年了。”张玉仙老人说,“家里的东西都可以不带,但可不能把灰子落在家里。”

在老人的胸前,一路上,都挂着那个移民光荣的大红花。

“这可是我第一次带这么大的红花,没想到确是要离开家了。”老人神情黯然。

车辆在高速路上行驶,因为搬家而劳累的人们开始慢慢熟睡了,希望他们做个好梦。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