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T11版:2010南非世界杯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安居乐业
“总不能躺在父辈基业上睡觉吧”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安居乐业

□晚报首席记者 郭韬略

来南非的10多天时间里,我接触的华人不在少数。毕竟,在国外,华人永远都是我们这些“外来者”最信赖最依赖的人。

在“华人在南非”三期的报道中,我们选取的3个人具有相当的代表性:陕西面馆的张老板,是那种在国内的“一般人”,在南非也是多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为了更好地生活需要不停打拼的人;超市老板海建平,多年的经商经历,让他在出国前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所以他来南非后可以很快“进入状态”,做起了在这里算得上相当规模的超市,养家糊口站稳脚跟对他来讲已经不是问题,但碍于年龄、语言等障碍,他只能更多地把发展事业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孙明雷年龄最小,但“资历最深”,因为有了上一辈的积累,他已经完全融入当地社会,并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南非人,良好的基础让他有着更大的抱负。3个华人,3个断面,从他们身上折射出的是不同群体的华人在南非的生存状态。

当然,短期的接触不可能让我真正深入到他们生活当中,简短的采访也不太可能全面、真实地展现出几十万华人在这里的生活情况。其实,愿意和记者接触并且不抵触采访的人,还都算是“正常人”。事实上,这里的华人也有“混得远比孙明雷还好的”,他们的司机都是“白人”;也有潦倒如当地一些黑人的“老乔”(这里的华人对更老一代的华侨的统称,他们的祖辈多是19世纪被贩卖到当地淘金的中国劳工,饱受种族隔离之痛,英语“超好”,但汉语只会说广东话),甚至还有通过非正常途径出来不得已而沦落风尘的……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不愿意接触媒体,寻访起来也非常困难。

当地华人对自己所在的这个群体的评价也许比我们这些旁观者更准确、更真实。 “这里的华人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挣到钱的,一种是没挣到钱的,前者在这里感觉很合适,觉得没必要再回去;后者则是不好意思回去,只能继续奋斗。”海建平对我说。我想这已经很精确地描述出华人留在这里的全部理由。

无论在哪里,安居乐业都是每个人的愿望。“只要肯吃苦,埋头干个三五年应该能有所成。”我在这里见到的“混得最好的华人”孙明雷说。其实,吃苦耐劳是过上好日子的通行法则,无论你身在中国、美国,还是南非。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