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16版:第一通信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世界杯看球要注意维权
790元两年,430元一年
“刷手机”消费提速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人行支付新规出台,手机支付向银联靠拢
“刷手机”消费提速
不久后,在超市消费也能“刷手机”了。

手机支付将获准生证

根据《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主要包括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以及央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过多关注支付宝之类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前景关注的时候,大都忽视了国内一种尚未完全成型支付模式,那便是手机支付,尤其是以运营商为主推力量的手机支付。

显然,按照人行的规定,如果2009年净利润分别为1152亿元的中国移动、132.7亿元的中国电信和95.6亿元中国联通都不属于“优质”机构,整个非金融第三方支付行业也很难再找出符合标准的企业了。

这意味着,电信运营商有资格介入第三方支付领域,名正言顺的开始运营手机支付业务。

运营商快速靠拢银联

目前三大运营商已经在郑州市内内试点手机支付业务。

在郑州的校园内,各家近期正在竞争,力图把自己开发的,融合了宽带、手机、饭卡、门禁卡等业务的“校园一卡通”业务在学校内的推广,“一卡通”最大的特点是把学生的个人信息和账户都集成到了小小的手机芯片之中。

而登录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官方网站就可发现,在手机支付已经推广的地区,不仅可以为手机充值,还可以在线买书、买点卡、买生活用品等,并且获得比普通网银支付更多的优惠与折扣。

在《办法》推出之前,运营商就已经开始闻风而动。

中国移动正叫停2009年主推的手机支付业务方式RF-SIM,其替代方案为银联主导的13.56MHz的手机支付方式,中国联通和电信业分别在湖南和浙江推出和银联结合的手机支付解决方案。

这意味着,运营商与银联合作推广手机支付的方向已经清晰。

还有难题尚待解决

虽然《办法》的出台为手机支付“转正”提供了机会,但未来的发展还存在着难题。

首先是终端费用,要想全面铺开手机支付终端,没有上百亿资金是不可想象的,运营商还是需要借助金融机构的力量和现有网络。

而相关标准迟迟未能出台,则是制约手机支付发展的另一大问题,目前国内有两大手机支付技术标准:移动的R F -SIM标准,银联的N FC标准,每个标准下又有多种解决方案,何时统一仍是一个问题。

与此同时,银行和运营商之间关于“手机支付”的定义也未能达成统一,银行界将1000元作为划分手机支付和手机银行的标准,而这一标准,则不被期望从手机支付市场取得更多利润的运营商所认同。

《办法》的出台,仅仅标志着手机支付即将拿到“准生证”,未来的成长,还需观察。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