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已落下帷幕。记者及时采访了教学一线的部分老师,就今年各科的命题变化,考查的难点、重点,以及今后命题的趋势,学生应注意对哪些知识点进行巩固等进行分析,以帮助初中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复习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晚报记者 唐善普
特点:立足课本,覆盖面广
立足课本,覆盖面广,是今年数学的最大特点,其章节所占分值比例为:数与代数44分约占37.5%,空间与几何61分约占50%,概率与统计15分约占12.5%;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概率与统计三部分所占分值之比约为3:4:1。
另外,几何总体比重上升,代数分值下降,突出了对几何的重点探究考查。要适当加强几何的倾斜性。
联系实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第18题学生拥有校园手机的现象,分别从家长和学生双方所持的观点来考虑,符合现代学生心理特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所设情景学生既熟悉,又能体现出人们对待现代文明与工作学习矛盾时的一种态度,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第20题,鼓励学生参与锻炼身体,有很强的亲和力。
试题综合性强,大面积牵涉到学科内综合。例如第21题考查了函数、方程、不等式、梯形的性质等,如果基础知识不全面很容易丢分。建议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与掌握的完整性,不至于做综合题时出现“断层”现象。
提醒:重视教材重点内容的学习
注重知识的归纳整理 学完一章,要习惯于归纳整理出每一个知识点间的关系,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九年级复习时,尤其要加强各模块内部知识的整合,更要去寻找各模块的交叉点、中间地带。因为,中招有区分度的试题往往出自这些地方。
培养“快准”的学习习惯 平时要注重“快+准”习惯的培养。只有“准”才能得分,才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否则,考场上一味求快,只会错误百出。
做题不跳步,“跳步就是错误的开始” 相当多的考生在匆忙中把简单题目都算错。踏实地完成每步运算,解题速度就快;把每个会做的题目做对,考分就高。
重视教材重点内容的学习 平时在学习中,要关注教材的导言、重要例题、重要习题和小结的学习。教材的导言小结明晰了本章节要研究的问题,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重要例题、重要习题往往反映了相关数学理论的本质属性,蕴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
中招的不少题目就是由这些重要例题、重要习题改变而来的,特别是基础题,很多直接来源于课本或是把课本例题、练习题进行稍稍改编而呈现出来,试题基本上覆盖了七、八、九三个学段的每一章节内容。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在今年试卷上体现得很充分。
观点:在“入口”和“出口”挖掘和总结
学习时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解题时注意积累和总结,即在知识的“入口”和“出口”处挖掘和总结。要以考纲、考点为主线,有针对性地去复习。学完一章节或几章节后,要建立起知识框架。
注重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的培养 例如,历年都考查了统计、空间图形等相关知识点,而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方程、函数更是“屡考不衰”,尤其要重视。
注意题干与题目中的要求 很多学生遇见“似曾相识”的题目时,马上埋头苦算,忽视题干与题目中的要求,结果失分。建议平时养成良好的应考意识。
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是新课标倡导的新理念 学习时应把书本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用学过的知识去编拟一些有趣的、贴近现实生活的题目,增进对数学的理解与掌握。养成对日常问题数学化的习惯。利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历年中考热点问题。要在平时养成对日常问题数学化的习惯。今年在这方面的考题体现在第18题,家长、学生对某一问题看法的统计概率问题;第20题购买篮球的方案设计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