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24版:第一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创新手术方式
救助先心患儿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创新手术方式
救助先心患儿
访河南弘大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刘怀霖

创新手术方式

救助先心患儿

“这是一种创新的介入手术方式,它的成功运用,不仅救治了这个两岁的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而且这种疾病探索出一种新的手术模式,这在先心病介入治疗上具有积极的意义。”日前,我们从河南弘大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刘怀霖处得知,前几天他刚刚为一个两岁半的小女孩,仅通过静脉途径一次性成功完成了肌部室缺合并房缺的介入封堵术。 晚报记者 董丽敏 章韦

刘怀霖 1982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系,河南弘大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河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河南省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郑州市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擅长于心内科疾病的诊治,尤其在心脏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永久性人工起搏器安装,冠状动脉造影及PTCA等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出版专著3部,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70篇,取得省市科研成果6项。现兼任《中华老年多器官病杂志》和《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委。

两岁幼女患复合先心,患儿家长万分焦虑

“大夫,请您救救我的孩子吧!孩子从小容易感冒,近半年来反复发作肺炎,间断发烧,这几天症状更严重了。

“为了给孩子治病,我们已经心力交瘁。可孩子病情始终不见好转。”

看着这对夫妇焦虑不堪的表情,再看着他们哭泣不止的孩子,刘怀霖副院长一边安慰着他们,一边为孩子做详细的检查。

经检查,发现孩子患有一种不多见的复合先心病——肌部室缺合并房缺,而且已出现轻度肺动脉高压。这意味着对孩子的治疗不宜再等了。

当刘怀霖副院长把检查结果告诉孩子父母的时候,他们当即表示:不管多么困难我们也要尽快治好孩子的病,而且要用创伤最小的介入技术。

然而,孩子父母的期望无疑给行医多年的刘怀霖副院长增加了无形的压力。

阅遍专科医书 巧拟治疗方案

“把每一个病人都放在心头,对每一例病例手术都认真细致。”这是刘怀霖副院长行医的一贯作风。面对这样一个年仅两岁多的肌部室缺合并房缺的患儿,他却一时犯了难。因为治疗这种病的传统方法是先穿刺股动脉进行左心室造影,确定室缺的大小、部位,再从动脉到静脉建立一个轨道,沿着这个轨道完成室缺的封堵手术。然后再重新建立股静脉到左房的轨道完成房缺的封堵术。

但是这种手术方式只适用于3岁以上的病人,像这么小的孩子,身上的动脉血管很细,如果从动脉插入导管的话,可能会造成血管的损伤,有可能造成下肢并发症,严重的话,还会造成残疾。

“医者父母心”,作为小女孩的主治医师,对这个小女孩的病,对这个小家庭的痛苦,刘怀霖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为了更好地为小患者找更好的手术方法,半个月来,刘怀霖副院长就相关问题翻遍了现有的先心介入治疗专著,并与国内学者在网上和电话中进行了交流和咨询。但是,回避穿刺动脉来封堵肌部室缺,目前还没有成功的病例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小病人的问题呢,刘怀霖副院长陷入了沉思当中。

柳暗花明 千虑终有一得

“不能从股动脉进入,就从静脉进入,然后还从静脉出来!”经过多天的深思熟虑,加上多年的进行心血管手术的娴熟技术,一个大胆的手术方案从刘怀霖脑海里冒出来。

从股静脉进入,利用病人先天的房间隔缺损自右房到达左房,再通过二尖瓣进入左室,然后通过室缺进入右心室,再从股静脉出来,建立一个静脉系统轨道。通过这个新的思维模式,小女孩的手术做得非常完美而又成功,现在小女孩身体恢复良好。

这个手术的操作步骤要比常规的手术步骤简化了好多,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避免了股动脉的穿刺,从而排除了并发症的可能。这不仅在于它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改变了单一而又复杂的手术步骤,更是利用了病人自身疾病的条件设计了手术方案,从而也对类似疾病地治疗起到了一个借鉴作用。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须安神定志,无私心杂念,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人们的疾病伤痛……”是啊,如果没有普度苍生的大医情怀,又怎么会对一个幼小生命如此的关切和爱护?又怎么会有如此之创举,为病人打造出一个新的手术方法?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