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10版:第一金融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银行提速步入发展快车道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总资产突破500亿 存款突破400亿 储蓄存款突破100亿
郑州银行提速步入发展快车道

截至6月底,郑州银行总资产突破了500亿,存款突破400亿,其中储蓄存款突破了100亿。自去年12月更名以来,郑州银行发展势头迅猛,加快跨区域发展步伐,不仅基本实现对周边县域设立支行的2/3覆盖,发起设立中牟郑银村镇银行,还积极筹建异地分行。据悉,该行的首家异地分行——南阳分行即将开业,新乡、济源等地甚至省外设立分行的计划也将在年内实现。加上该行目前经营数据进一步优化,实力、规模、形象又提升到新的高度,昭示着郑州银行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成功实施更名后的郑州银行正在提速步入发展快车道。晚报记者 来从严 刘卫清 通讯员 刘扬

指标全面优化,经营成绩喜人

截至2010年6月底,郑州银行资产规模达528.97亿元,成为全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巨无霸;存款余额达401.33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达104.2亿元;贷款余额237.69亿元,其中小额贷款余额为57.33亿元,发放笔数占全部的95.94%以上;银行卡发行124.32万张,可使用代理功能增加到16项,已经成为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理财伴侣;资本充足率达到11.38%,拨备覆盖率达到414.63%,不良贷款率控制在0.58%以内,三项监管指标已超过全国股份制银行水平。2009年,郑州银行实现盈利达到7.14亿元,这是该行继2005年盈利首次突破亿元之后,连续五年维持大幅度盈利指标增长,这五年间,该行累计盈利达到22.77亿元。而今年上半年盈利已达4.3亿元。

10年的时间,郑州银行创造了多项“第一”,赢得各种荣誉。如全省首家成立“小企业信贷部”和“小企业金融事业部”的银行、全省首家推出“五个一”、“商户联保”、“专利权抵质押”等小企业融资产品的银行、全市首家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银行、全市代理市民业务最全的银行等,还荣获 “河南省小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河南省最受尊敬的金融服务机构”、“改革开放30周年卓越贡献国有企业”、“中原最佳市民银行”、“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中国最佳物流银行”、“中国最具社会责任中小银行”等称号。如今的郑州银行,竞争力强了、形象好了,也让公众信心不断增强。

健全防控体系,防范各种风险

十年间,郑州银行一直在不断完善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并形成自身的风控文化,培养员工的风险、责任意识。

对于信用风险,该行一方面从贷前、贷中、贷后环节,规范贷款投向和授信操作,规范审批流程,加强风险管理;一方面贯彻落实“有进有退、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调整优化信贷结构,降低集中度风险;同时,该行加强贷后管理,强化逐笔监测和预警制度,严格贷款分类标准,强调责任追究,并通过加大拨备计提力度,覆盖信贷风险。

对于操作风险,该行制定有专项管理政策,并长年开展专项排查,建立案件教育、风险排查、内控执行力找差距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他们开发上线事后监督及风险预警系统,通过设立41个风险模型实施风险监控预警,实现与内审、后督、会计前台控制一体化,防范前台操作风险;此外,该行还推行营业厅管理标准化、柜员操作标准化来规范操作行为。

对于流动性风险,该行在加强对流动性风险的监测、预警的同时,强化对日常资金的管理,合理控制存贷比。该行还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建立分层次的流动性准备,以债券买卖、回购业务为基础,巩固银行间市场地位,增加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促进筹资渠道多元化。

对于声誉风险,该行建立了舆情监测机制,对新闻媒体的有关报道给予关注,注重听取民情、民意,根据客户需要改善自身服务。

支持地方建设,彰现企业责任

作为本土银行,郑州银行肩负着建设地方经济的使命,强调本土银行的“守土有责”。十年间,该行累计投放贷款600多亿元,用于支持本土经济建设、城市基础建设、地方财政项目、科教文卫事业以及优秀工商企业发展。郑州的城市建设有很多都打上了“郑银标签”,如郑东新区建设、全市道路拓宽、省高速公路建设、市环城快速路建设、东西大街改造、自来水管网改造等一批省市重点工程,2009年,该行与百瑞信托、市属8家市政建设投融资公司签订银信企战略合作协议,为城市基础建设融资100亿元。十年间,郑州银行还着力支持本土一些优秀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成长,如中国长铝、市燃气集团、市交运集团、市公交公司、市自来水公司、思念集团、三全食品、竹林众生、郑州日产等和一批大型集散市场,带动一批名优品牌成长。另外,该行还投入30多亿元资金支持地方科教文卫事业。

在国家经济下行的特殊时期,郑州银行勇担责任。2008年到2009年,应对经济寒流,郑州银行全力支持本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两年投放贷款224亿元,强调“保经济就是保银行,救企业就是救自己”,全力支持临时性困难的优质企业和国家锁定的重点建设项目,与企业同舟共济,承诺不单边撤回资金。

履行地方银行的社会责任不仅表现在支持地方经济上,还包括参与民生工程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方面。如支持地方再就业工程,2002年全省首推下岗失业贷款,截至目前,累计发放该项贷款1700余笔,金额3.3亿元,带动了近万名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创业。一系列活动处处彰显地方银行勇担社会责任的风范,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高举特色旗帜,塑造核心专长

面对市场日益同质化、白热化的竞争,郑州银行做精做专,选择差异化的发展战略,走个性化服务之路。一方面为客户“量身定做”符合不同需要的金融产品,一方面在同样的金融产品服务上做到“更快、更好、更安全”。

近年来,该行根据自身条件和资源优势,锁定“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和市民银行业务”作为特色、核心业务进行培育。同时,各支行充分结合自身的地理位置、资源储备、客户结构等特点,营造各自经营“小特色”。目前几乎所有支行都有了自己的特色,如市场内小企业和个体户贷款、二手房贷款、财政补贴利息税业务、房产交易“一站式”服务、全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城中村改造项目、物流合作、个人消费贷款等,已经形成一批产品、服务品牌。

2006年,郑州银行全省首家成立小企业信贷部,按照“六项机制”要求,建立了小企业贷款绿色通道,完善小企业信贷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了一整套适应小企业风险特征的信用评级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实现了小企业贷款全流程化管理。

几年的摸索,针对市场需要,该行开发出商户联保、五一贷款、专利权质押、商铺按揭、产业链担保等一系列产品,打破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因缺乏担保条件、财务体系不健全而融资难的瓶颈,在服装、物流、科技等多个领域叫响了品牌。2009年,该行又对小企业信贷部进行体制改革,全省首家成立小企业金融事业部,专业从事该行小企业融资业务拓展,建立专家团队,服务专业市场、专业群体。

截至目前,小企业贷款及个贷余额达到57.33亿元,累计发放贷款达35.43亿元,综合收息率为99.5%,小企业及个人贷款户数占到全行总贷款户数的95.94%,该行正在确立小企业贷款业务在全省的优势地位。

遵循人本理念

推动科学管理

十年间,该行努力变追求速度和数量的粗放型管理为追求质量和效益的精细化管理,推行以“精确、细致、深入、规范”为特征的全面管理模式,分解、细化、落实经营管理目标,做到管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提升全行的整体执行能力,实现向真正意义上的“好银行”转变。

2002年,郑州银行全面实施扁平化管理模式,大刀阔斧整合机构,对机构进行瘦身,打造综合型、集约型网点,有效调动支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目前,郑州银行已从原来的100多家精简为现在的62家。2008年,结合实际发展需要,郑州银行进行管辖行试点,有效解决了总部管理半径过大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经营管理效率。

管理最终是解决人的问题。为实现人员素质与发展需要的动态匹配,郑州银行坚持“人才强行”战略,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全面改革绩效考核体系,推行完善支行行长、市场部经理、综合柜员、内审员、总部员工的“五五分类”考核,以贡献定薪酬,强化执行力、团队建设和内控建设,突出管理与业绩并重;建立良性用人机制,持续引进高素质人才,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另外,郑州银行通过全员大培训提升团队整体素质,深化内部培训师制度和MBA学习机制。

2006年到2010年,郑州银行先后组织200多名管理中坚和业务精英参加MBA培训;分类别、分层次、分批组织各类培训班180期,累计培训13800人次,全面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自2005年以来,他们每年都面向全国招聘应届优秀大学生加盟,5年来引进本科以上学生341名,其中硕士以上学位拥有者30名。

站在全新起点

展望全新未来

2009年,郑州银行跨出跨区域发展的第一步,新郑、巩义两家县域支行的顺利开业,为该行跨区域战略实施开了个好头。今年,该行在完成对周边县域的全覆盖的同时,完成南阳、新乡和济源三个省内地市分行,海口和武汉两家省外分行的筹建和设立工作。“植根郑州、鼎立中原、辐射全国”的战略目标正在逐步变成现实。可以预见,未来的郑州银行,将会是一家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该行也将一如既往地肩负保护存款人和建设地方经济的社会责任,肩负维护全体股东利益的信托责任和带领全体员工成就事业的创业责任,继续扮演好市民生活好管家、中小企业成长好伙伴、地方经济建设好支撑的角色。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