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4版:第一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天材教育“一对一”教育模式受市场追捧
孩子的“小秘密”你知道吗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孩子的“小秘密”你知道吗
学会聆听,培养孩子成为“独立学习者”

“识”者生存 之 初中教育

当孩子从天真烂漫的小娃娃,渐渐长成时常会有些小心事、小烦恼的少年郎。一些父母会忽然觉得,孩子的变化有些超出所能承受的范畴——不爱与自己说话,有什么事首先请教的是其他人。

“孩子会不会学坏?”“怎样才能与孩子好好地沟通?”面对初中孩子渐渐复杂起来的人际关系,许多父母显得忧心忡忡。

晚报记者 唐善普

实例 孩子有了心事不让我知道

上初一的洪宏最近很让爸爸妈妈“操心”。

原来,马上就要上初二的儿子,最近有什么事不爱与爸妈讲了。“在学习上,初二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期,我很想了解孩子想的啥,可怎么问都不说,恼了就吵他几句,有时急得真想打他几下。”面对心理专家小洪的爸爸一脸的焦急。

心理专家杨柳告诉记者,他几乎每个月都会遇到这样的家长。暑假才刚开始,他已接待了四位像洪宏爸爸这样焦急的家长。

解析 沟通不畅怪家长

在谈到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时,杨柳讲了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问5岁的儿子:“如果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失望的母亲本想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怎样做,就在话即将说出口时妈妈忽然改变主意。她温柔地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儿子一脸的童真:“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

我们都为那位母亲庆幸,因为她对儿子的宽容和信任,使她感受到了儿子的爱。

“沟通不畅,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往往是父母出了问题,而不是孩子的问题。”杨柳说,当孩子有情绪或困扰时,需要父母的聆听和关怀。因为,孩子的安全感来自父母无条件地接纳,这是孩子心灵成长过程中必需的养料。而父母不良的沟通方式会产生沟通障碍,让沟通无法继续,并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甚至对抗。

平时,孩子在家时间少。假期在一起时间多了,父母猛然觉得,曾与自己无话不谈的儿子,忽然与自己无话可说了,不仅有种失落感,紧接而来的是慌乱:孩子怎么了?

逐渐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已经不愿意什么话都和父母说。这时,明智的父母不妨通过其他方式,帮孩子解决可能遇到的小麻烦。另外,父母要有意识培养孩子的“成年人视角”,提升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知道,孩子在人格上独立和成熟了,才能有良好健康的心态,面临以后的种种挑战。

让孩子成为“独立学习者”

随着孩子年龄增加,父母应注意培养他成为一个“独立学习者”,让他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父母不妨利用购物、外出、用餐等一切机会,和孩子保持沟通。话题不要仅仅围绕成绩,那样可能让孩子觉得烦躁。做父母的应该学会倾听,从孩子的言谈中,了解他的情绪状态,与他一起调整。

比如,孩子的学习一时落后,父母能够帮助孩子的方法有很多,不要立刻“塞”给他一个家教。有时候,一句鼓励,一份耐心,或者和老师联系,找出他暂时落后的症结,对症下药。

儿童心理专家筱丹认为,与孩子沟通时,父母一定要注意根据孩子成长各个阶段的不同,调整沟通方式。“孩子小时,缺乏独立思想,可用命令式观点,当孩子进入初中,有独立思想后,仍用老思路必然产生摩擦。不正确的沟通方式还可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试想,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对孩子说,“你数学成绩差”“你落后了”,除了让孩子反感、更无助外,还会有什么好结果?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