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6版:第一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李灵学生免费参加联大夏令营
少儿英语学习
重在合理规划
“帮倒忙”不一定是坏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帮倒忙”不一定是坏事
多鼓励,给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

“识”者生存 之 小学教育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和表现,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种证明的方式就是我们说的“自我表现”或“表现欲”。但在六七岁的孩子想要为家长做些家务,或者想帮助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时,一些家长是充分信任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而有些家长却不相信他们的能力,或因为宠爱而舍不得让孩子“受苦”。 晚报记者 唐善普

实例 勤快的林林受指责

7岁的林林是一个可爱的女孩,上小学后,她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大人了,可以“独立自主”了,变得喜欢帮妈妈做些简单的家务事,觉得特有成就感。

一个星期天,林林看妈妈在收拾厨房,觉得该帮妈妈做点事。当她拿起一个盘子时,妈妈赶紧说:“你不要动它,你会打碎它的!”林林嘟着小嘴,满脸不高兴。于是林林去整理自己的房间。不久妈妈听见声音走进房间一看:满地全是玩具娃娃,小抽屉里的东西也全在地上。妈妈一把拉过林林,生气地说:“你这孩子越大越不懂事?怎么把自己的房间弄得这么乱?你还嫌妈妈不累啊?”见妈妈生气,林林吓得哭了,一脸的委屈。

从此以后,林林不敢随便碰家里的东西,也不再主动帮妈妈做事情,性格也变得内向了。

解析 斥责扼杀“表现欲”

应该说林林是个比较懂事的孩子。

但自从那次孩子被吵后,活泼的孩子性情大变,这是林林妈始料不及的。

林林妈说她一直不明白,一句平常的话,会给孩子带来这么大的影响与伤害。

“当时也就随口一说,在潜意识里认为孩子是在捣乱,自己做家务已经很累了,孩子还不知道心疼妈妈。”林林的妈妈很内疚:根本没想到这话是明显不相信自己孩子的能力,伤害了她。

儿童的表现欲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心理学上说:“表现欲”是受心情影响的,越是开心表现欲就越强。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自豪感,并会推动孩子学习新的东西,探索新的问题,获得新的知识。

孩子不管是学到了什么,或做了什么,都会迫不及待想让人知道,想获得表扬。尽管做的事可能是给家长“帮倒忙”,或给你一种“捣乱”的感觉。但这是受孩子年龄限制的,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这种主动表现力,给予帮助或表扬,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受到鼓励很开心,往后就会更有动力来做事。

林林是这个年龄中很典型的有强烈表现欲的孩子,她想用行动得到妈妈的赞扬,满足自己的表现欲。

可事实上,她遭到了妈妈接连两次无情的否认。或许,林林妈真的能够保存好那个盘子,但她的言行已在孩子的信心上投下了阴影,而且可能会推迟孩子某一方面的发展。

用微笑鼓励孩子做事

像林林妈这样的大人在生活中有很多,总是把孩子原本的好意当“捣乱”。要知道,孩子在试着做事情的时候,难免会犯错误,这时的家长要有意识避免使用任何语言或行为向孩子表明她是一个失败者。

小林林在帮助妈妈劳动的过程中,得到的不是肯定,而是斥责,这让她的自我表现欲慢慢减弱,觉得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是惹妈妈不开心,那以后什么也不做了。

在妈妈言行的影响下,林林失去了自信心,减弱了进取心,失去了通过努力去追求、去锻炼自己的自觉性。这样不仅会影响到身心健康,而且还可能会左右她一生的发展。

其实,家长一个微笑的眼神,往往就能让孩子带着高兴的心情更有信心地做好事情。

做家长的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有没有问问自己:孩子为什么要忽然跑来帮着拿盘子?为什么要把房间弄成那样?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