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11版:第一地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楼市的“西游”计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乘天时 占地利 借人和 走偏锋
郑州楼市的“西游”计

在大多数郑州市民眼中,西区生活便利,整体压力小。尤其在中原西路附近,自然资源丰富。郑州市植物园、南水北调景观带、京襄城遗址生态园、刘禹锡公园等多个主题公园,装扮着日益美丽的“西花园”板块,更加适合人居。

借着市政规划的“天时”,交通条件的“地利”,老城区的“人和”,西区“游闲大盘”剑走偏锋,正在上演着郑州楼市的“西游记”。晚报记者 梁冰

第一计:“乘”天时,西区吸引力大增

从政府规划打造西区行政文化人居核心,到郑州西区大面积城中村改造,再到未来数十大型商业综合体落户西区,2010年,郑州西区浴火重生。

一直以来,郑州东西两区,可谓泾渭分明。东区商务,西区休闲,居住于各区域的人,大多习惯于在本区域活动。

然而,于去年3月亮相的《郑州市新行政文化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期方案,或许将改变原有状况,加大西区的吸引力。

该《规划》表明,涉及范围正是郑州城市的西部。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范围,为凯旋路、中原西路、西四环、陇海铁路围合的10.94平方公里区域。规划区为新行政文化中心区重点地块,范围2至3平方公里,是郑州向西拓展的重要功能区域。

该规划更加强调,郑州城市东西方向的发展与空间延伸,与新一轮郑州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发展的方向与目标一致。根据城市发展定位,该区域将规划为新的郑州市行政文化中心。

善于“发现”的开发商,第一时间捕捉到其中的商机。

加之西区拥有较为充足的土地,各大房企纷纷投身此地,掀起新一轮造城运动。其中不乏大体量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以及大型商业综合体。

不可忽视的是,以清华·大溪地为首的第二代郑州生态休闲大盘,似乎也捕捉到了这种信息,纷纷借助这个“天时”,绽放在郑州的“西花园”。

第二计:“占”地利,西区少有“肠梗堵”

中原路向西直通荥阳上街,郑上路纵横郑西走廊,在东区交通看似一团糟的情况下,便利的西区交通,为未来人居鼎盛埋下了伏笔。

特别是荥阳和郑州市区的西郊接合处,更是占尽了地利之便,环境优美、交通四通八达,未来人居发展潜力巨大。

5年前,农业路跨过了铁路的阻隔,贯通郑州东西,西区实现解锁。当时,桐柏路也积极拓宽、改造,与农业路顺利实现“亲密接触”。

2007年4月,中原西路向西延伸直通荥阳;秦岭路、化工路等一系列道路,也逐步延伸变宽、变美。

今年5月29日,郑州市西绕城公路全线贯通,绕市一圈只需60分钟,郑州四环线已然形成。

农业路的打通、各条支道的扩建,西区已经基本解决了堵车的情况。

再加上BRT的修建和地铁的规划建设,使得西区突破了交通的瓶颈问题。在不久的将来,乘地铁28分钟达到郑东新区,再也不会让西区的居民,因出行不变而感到郁闷。

道路畅通,开发企业转战于此,西区这盘棋开始进入快速反应阶段。

如果非要把西区比做一个复苏的巨人,那么现在,这个巨人的血脉开始畅通,加上近年市政的强力改造,整个西区忽然间脱胎换骨,强大只是时间的问题。

第三计:“借”人和,人文底蕴更加浓

都说郑州的“人脉”在西区,人文底蕴由来已久。

除了未来郑州市行政中心,将落户郑州西区外,郑州植物园、郑州市新一中等重点配套元素,也纷纷落户西区,为郑州西区带来绝对利好的人居发展前景。

郑州西区,显赫一时,它不仅是郑州市政治中心,更是经济重心、文化重心。有人甚至说,半个世纪郑州发展的缩影,在西区却成了深深的烙印。

在这里,我们依稀可见曾经繁华的背影———郑州市早期有规模的小区分布于此,众多房地产企业也发迹于此。

如伏牛路沿线,分布着五建公司家属院、郑州自来水公司家属院、郑州燃气公司家属院、白鸽集团家属院、汝河小区等众多生活小区。

在城市“北移东扩”的战略调整下,西区并没有因此而暗淡,反而日益增上。亚星盛世家园、帝湖花园、居易国际·凯旋门、茜城五月天、威尼斯水城、清城美苑、西湖春天等一大批品质楼盘横空出世,使该区域的市场价值愈加凸显。

作为郑州市委、市政府及市属各局所在地,郑州西区拥有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等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氛围浓厚。

区域内规划整齐,交通道路状况良好,管网配套设施齐全,绿化程度较高,这些先天条件,都促使着西区,越来越成为适合市民居住的区域。

第四计:“走”偏锋,游闲大盘现西区

人说,郑州西区是生态的西区,路边随便一棵大树,就有十几年的树龄。而沿中原路一直向西,更是拥有7000亩西流湖生态绿化长廊、860亩郑州植物园、750亩京襄城遗址生态园、270亩刘禹锡公园等多个主题公园。

不走寻常路,以清华·大溪地为首的西郊生态大盘,抛开竞争白热化和烦乱的城中心,驻扎环境生态优美,更适合人居生活的西区;脱离单一的生态地产模式和概念,打造欢乐之都——游闲地产,意欲为中原人民打造一座“游闲”之都。

据该项目营销负责人徐靖介绍,清华·大溪地是一个总占地3600余亩的超级大盘。包括1000余亩的商业休闲区及2600余亩的高档住宅区,集温泉、水上娱乐、星级酒店、商业街区、高档住宅为一体。

除了游闲地产的定位外,占项目近三分之一的商业休闲区将被规划为中原耍都。

根据前期规划,这个“中原耍都”以8万㎡大海啸浴场及5万㎡阿尔卑斯温泉为龙头,以5万㎡巷子休闲街和3万㎡耍都客栈为辅助,集民俗、休闲、文化于一体,结合顶级时尚玩乐元素,挖掘本土“耍”文化。

本着媲美成都“天下耍都”、南京“秦淮河”、上海“新天地”、纽约“第五大道”的原则,打造高度代言郑州经典“耍”法的“餐饮、娱乐、时尚、旅游、休闲耍特区”,给中原一次“耍”文化的全景展示,使之成为郑州的城市窗口和休闲名片。

至此,一个新的游闲时代或将开启。

相关链接

郑州“西游”计

公园——占地7000亩的西流湖生态绿化长廊、占地860亩的郑州市植物园、南水北调景观带、750亩京襄城遗址生态园、270亩刘禹锡公园等

餐饮——特味村、四季同达生态园

小吃——须水镇叫花鸡、猪蹄

专家观点

河南财经学院教授 刘社

游闲地产可以让人“兴奋”多久?

在刘社看来,旅游地产的出现并非偶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基于旅游需求的一种产物。因此而衍生出来的休闲经济,正大行其道。可以说,郑州正在迈向休闲经济时代。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早就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必需品”。包括双休日、节假日在内,一年的休息日约有114天,占到全年的1/3时间,人们有大量的出游时间。

除了长假时期的远游,人们其实最需要的,是便捷的、短期的近郊游。

在近郊游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开发商伺机而动,与旅游经济联姻,迎合并创造和引导着人们的需求。

开发商展开新的造城运动,也必然会让该区域,实现华丽转身。

就郑州而言,目前东、西两边,大盘围城,多是以生态、休闲、游乐功能为主的旅游地产。其中又因功能侧重,分为生态、休闲、游乐等类型。

刘社认为,休闲度假必然包含着生态,不管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生态环境必须非常好。

同时,不管是哪一类型的旅游地产,都要考虑它的长久性。

旅游地产与其他项目不同,面积大、投资多,开发周期长,耗时耗力,还需培育市场。

纵观国内知名旅游地产,维持长久繁荣者,可谓寥寥。大多是兴盛一时,而后败落。如何避免这一问题,是包括开发商在内的相关政府部门,都需要考虑的。

作为旅游地产升级产品的“游闲地产”,因其新鲜、刺激的一些配套设施,确实可以让人感到“兴奋”,然而,最关键的是它究竟可以让人“兴奋”多久?这个问题,值得警惕,尚需观察。

游闲地产,对于郑州,对于清华园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必须要结合本地市场,寻求长远发展。而这也是学者们需要学习、跟踪和了解的新课题。 晚报记者 梁冰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