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0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李嘉诚批准商谈结婚大事
《非诚勿扰2》更名《不省心》
尤小刚筹拍“80后生存蓝皮书”
香港“乐坛教父”病逝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香港“乐坛教父”病逝
你可以不知道戴思聪,但你肯定知道他的学生们
王菲、黎明、刘德华、谢霆锋、郭富城、梁朝伟……
戴思聪和谢霆锋
戴思聪和王菲
戴思聪和刘德华

你可以不知道戴思聪,但你肯定知道他的学生们

王菲、黎明、刘德华、谢霆锋、郭富城、梁朝伟……

有香港“乐坛教父”之称的歌唱老师戴思聪17日凌晨因急性冠心病被送入香港律敦治医院抢救。昨天8时35分,戴思聪不治离世,享年69岁。他的两个女儿戴蕴慧、戴辛尉昨天10时15分在医院向媒体宣布爸爸的死讯,并称他离世时非常安详,至于有关出殡事项则稍后再作交代。

爱徒回港送行

王菲黎明谢霆锋要返港送别

昨天,身在北京为演唱会忙碌的王菲通过经纪人陈家瑛表示,自己17日就已经得知恩师戴思聪病危的消息:“听说戴先生走的时候是很安详的,王菲这两天一直与戴先生的家人保持联络,她还表示将争取赶去香港参加戴先生的追悼会。” 而身在北京的黎明已经飞回香港。

谢霆锋昨天透露,他19日就要返回香港拍戏,到时候一定会去戴思聪家中探望的。作为得意门生,谢霆锋与戴思聪渊源颇深。1995年,年仅15岁的谢霆锋从加拿大返回香港后就在父亲谢贤的引荐之下向戴思聪拜师,此后更曾一度被媒体爆出与戴思聪的女儿戴辛尉发展姐弟恋。就在谢霆锋一度因为性格原因遭媒体反复“围剿”时,戴思聪还第一时间站出来力撑爱徒“不是坏人”。

生前计划开师生作品演唱会

张明敏坦言自己看到这个消息时吓了一跳:“根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们每隔两三个月就会通一次电话,他的身体一直很好。他很喜欢打麻将,就在不久之前他还跟我商量计划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做一场他的师生作品演唱会呢,而且他还有出自传的打算,真没想到突然就这么走了。”

戴思聪没有儿子,所以对自己的男学生更加钟爱。张明敏透露当年恩师曾希望认自己做干儿子:“可惜那时我觉得没有那种感觉,所以就没认干爹。后来黎明他们相继认了他做干爹,也算满足了他的心愿。”

盼两个女儿为其实现出书遗愿

张明敏给戴思聪家人发短信表示,有需要的话自己什么都愿意为老师做:“现在只希望他的家人能够节哀,办好老师的身后事,好好过今后的日子。老师有个愿望就是出本自传,希望他两个女儿能够挑起家里大梁,帮他完成这个遗愿。”

此外,张明敏对于陈晓东和郑嘉颖仍有芥蒂,听说陈晓东要和戴思聪的其他学生一起做一场送别媒体会,张明敏委婉表示:“如果是戴老师家人办的,任何纪念活动我都会参加,其他师弟办的,我不会去。”

从顶峰到谷底

经他推介 身价十倍

戴思聪(原名戴斯聪)在内地接受音乐训练,20世纪60年代由内地移民香港发展,在邵氏当幕后代唱。后来到日本学音乐,返港后成为歌唱老师。戴思聪过去为香港乐坛贡献良多,培育多位出色的歌手,所教导的学生一个接一个熬出头来。唱片公司信赖他的眼光,黎明、王菲都因他的介绍而成功跃登龙门,身价十倍。许多艺员想越界当歌星,都流行拜他门下,学一招两式傍身,诸如刘德华、梁朝伟、郭富城都曾是他的门生。

合约纠纷 嘉颖结怨

不过,戴思聪与两个徒弟的合约纠纷令他声望下滑。上世纪90年代初,乐坛兴起经理人制度,戴思聪觉得与其为唱片公司发掘新人,不如收归己有。1992年他首先签下郑嘉颖,并交给当年的宝丽金,以为可以大赚一笔,可惜嘉颖成绩普通。不过,戴思聪要求郑嘉颖另签第二份合约,订明他一日身在娱乐圈,一生都要让老师抽佣一成,以报答知遇之恩。结果当近年嘉颖回香港电视圈再次走红,戴思聪便找出尘封13年的合约,向郑嘉颖送上律师信要求抽钱。

痛斥东东 风光不再

还有戴思聪与陈晓东的纠纷,1993年戴思聪与陈晓东一签9年长约,陈晓东日渐走红,戴便替他狂接工作,抽五成佣金。东东积劳成疾,毅然提出解约,戴思聪不肯,要求东东签下“养他一世”的不平等条约,东东不从,戴思聪索价700万“赎身费”,最终以“半价”350万达成和解协议,戴思聪夫妇仍大骂“反骨仔”。在全盛时期,跟戴思聪上一堂课,收费2000元,戴家放满了老师与一众得意弟子的辉煌合照。经此一役,戴思聪被人称“乐坛吸血鬼”。综合

戴思聪:真正的偶像包装大师

戴思聪走了。他是香港的一代音乐教父。

20世纪90年代初期,如果经常看娱乐杂志的人,对戴思聪不会陌生,因为在这个名字的后面,有王菲、黎明、刘德华、梅艳芳、谢霆锋、吕方、陈晓东等一串大牌的名字,他们都是他的弟子。

戴思聪是音乐大师,但他更是一位“偶像包装大师”。因为,他懂得娱乐圈需要什么样的偶像,什么样的人才会成为真正的偶像。

当年王菲闯香港并没有成功,心灰意冷的她去了美国。后来,戴思聪重新给王菲包装定位,王菲终于在第四张唱片中翻身,这中间与戴思聪认清了形势、走对了包装之路有着莫大的关联。戴思聪对梅艳芳的“包装定位”同样功不可没,在香港乐坛靡靡之音盛行时,戴思聪让梅艳芳走了一条刚硬、刚中带柔、中性的路线,得以脱颖而出。

但戴思聪只属于那个特殊的年代。2000年后,伴随着他的更多的是与弟子们的合同纠纷。与陈晓东师徒反目成仇,更让他一时之间成了娱乐圈风口浪尖众矢之的的人物。显然,善于包装的他,未必懂得经营之道。过去的10年里,他不断地在香港、台湾、内地挖掘新歌手进行包装,均以失败告终。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