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4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煤球哥”等“菜花甜妈”来踢馆
香港导演集结威尼斯电影节
每日大看台
“山楂树”女主角放弃高考
观众挑出《茶馆》里的“刺”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多处不合老北京民俗 网友称每集至少5个错
观众挑出《茶馆》里的“刺”

随着改编自老舍先生名作的电视剧《茶馆》在央视8套的热播,不少热爱老北京民俗文化的网友开始热衷于给该剧挑错。

昨天,在老北京网论坛上,记者看到了网友“老盘子”发布的一篇电视剧《茶馆》观后感,该帖子指出,该剧在细节上存在诸多“低级错误”。

例如,网友指出剧中“刘麻子”所戴的扳指戴在了无名指上,但历史上扳指最初是用来拉弓箭的,为清代满族男子常备之物,本应戴在大拇指上。

再者,剧中王掌柜抱拳作揖时,都是右手包左手,然而在北京这种方式是“报丧拳”。

据老北京网站长张先生介绍,站内的网友都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爱好者,对礼仪、历史、建筑等方面都有着非常细致的了解,“所以,让我们这些圈内人看,这部电视剧每集都至少有5个错呢”。

虚心接受 有错就改

记者昨日致电《茶馆》导演何群时,他对网友的批评十分虚心,表示有错就改,在以后的影视作品中会多加注意。

说到剧中关于“架鹰”、“提鸟笼”等错误,何群表示,很多没熬过鹰、没养过鸟的人可能都不太熟悉,所以出现错误也是难免的,而其他有关老北京民俗的问题,何群也直言是自己的错,对老北京民俗了解得不够全面深入。

剧中细节 网友挑错

皇历 第一集开场提到“黄历”,但按照当时历史背景应该将字幕打成“皇历”。

黄鼠狼 第一集中常四爷说他的鸟被“黄鼬”吓着了,但老北京人一般叫黄鼠狼或黄半仙。

算账 一碗茉莉双熏、两个焖炉烧饼,要收一吊五的钱。清政府规定一吊钱等于一千文,就是一千铜钱,当时北京物价极低,烧饼只要两个铜钱一个,喝茶能喝出一吊五来?

架鹰 黄胖子架鹰的姿势不对,不像老北京那么讲究,而且也不应该老用手“胡噜”。

喂鹰 黄胖子让人买2斤羊肉切条喂鹰,这鹰饭量太大。

提鸟笼 常四爷提画眉笼子的架势不对,笼子下面是提手,老版《茶馆》里是钩子,而不是提手。

用笔 明师傅记账居然用的是铅笔,当时一般老百姓根本用不上铅笔。

铜圆 王掌柜买烤白薯用的是“大子儿”,但是当时清政府还没有铸造这种货币。

银票 秦二爷给王掌柜送一百两银票,这种银票早在咸丰十年,即1860年前后就不用了。

房契 秦二爷给王掌柜的房契落款是“北平市”,当时北京还没改称为北平。成怀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