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3版:旧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一朵蘑菇云背后的故事
f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第一朵蘑菇云背后的故事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首爆成功时产生的蘑菇云
李旭阁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首次核试验办公室主任、第二炮兵老司令员李旭阁接受采访,讲述第一朵蘑菇云背后的故事——

(一)

暮霭涌起,紫光阁里的光线渐渐黯淡下来。将所有预想的事情都布置完了,总理向坐在后排的李旭阁招了招手,说:“李参谋,你过来。”

李旭阁从后排站了起来,走到总理跟前,询问道:“总理有什么指示?”

“到了马兰后,你们与中央联系,全部用暗语密码。今晚就制定场区与北京通话的暗语,北京也就是我、贺总(贺龙)、罗总(罗瑞卿)3人抓。你回去向爱萍副总长报告。”

晚上张爱萍副总长参加外事活动回来,李旭阁报告了总理的指示,张爱萍副总长说:“旭阁,按总理的指示办。”

随后,李旭阁与二机部办公厅主任张汉周、二机部部长刘杰的秘书李鹰翔、国防科工委的处长高建民一起编暗语。

密码对照表上规定:正式爆炸的原子弹密语为邱小姐。原子弹装配为穿衣,原子弹在装配车间,密码为住下房,吊到塔架上的工作台为住上房,原子弹插火工品,密码为梳辫子,气象的密码为血压,起爆时间为零时。有关领导也有相应的代号,周总理的代号为82号。

(二)

离首次核试验的零时只剩最后一周了。张爱萍一行离开北京。1964年10月10日凌晨3时,李旭阁将首次核试验的准备工作情况及试验时间的绝密报告草拟抄好后,送到张爱萍总指挥的帐篷里。张爱萍坐在箱子上签署后,仰起头来说:“旭阁,你飞一趟北京,将这份绝密报告呈送总理和主席。”“是!张副总长。”李旭阁答道。

第二天早晨,李旭阁将文件包抱在怀里。径自登上一辆嘎斯吉普,对司机说:“出发,去马兰机场。”驱车赶到机场,太阳西斜了。3241号机组飞不了夜航。等在那里的空军作战部副部长恽前程说:“主席和总理都在等待这份绝密报告,务必今晚送到。”“第一站先落包头吧。”恽前程副部长说,“我马上请示,再派一架专机到包头接你。”

飞机降落到包头机场,李旭阁走下飞机,空军调来的里-2飞机已经停在机场待命。他再度登上专机,朝北京的夜空翱翔。

夜里11点,军用专机在北京西苑机场降落,李旭阁送来的那份绝密文件,当天深夜由周总理审阅后,直呈毛主席。没多久,李旭阁坐专机回罗布泊。

(三)

1964年10月15日18时30分,张爱萍下达命令,原子弹开始装配,李旭阁向总理办公室发了第一个暗语,“邱小姐住下房”。

16日,原子弹于早晨运到了铁塔架前进行交接。张爱萍再度下达命令,8点钟插火工品。李旭阁又向总理办公室发了第二个暗语,“邱小姐在梳妆台,8点钟梳辫子”。火工品插好后,原子弹徐徐调上塔架。李旭阁给总理办公室发第三个暗语,“邱小姐住上房”。

铁塔兀立,像一座金刚,将第一颗原子弹高擎入云间。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张爱萍对李旭阁说:“旭阁,走,回主控站。”

李旭阁跟随张爱萍到了主控站,只见九院院长李觉已将主控站的起爆钥匙交到负责主控室指挥的张震寰(时任国防科委副秘书长)手里,张爱萍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时,李旭阁接到周总理办公室的电话,传达总理指示:“零时后,不论情况如何,请张爱萍立即与我直接通一次电话。”

14点30分,李旭阁跟随张爱萍来到距离爆心60公里的白云岗。观察所设在一个土坎堆前,走进了观察所的掩体里,背对核爆心。这时,李旭阁再次摇通总理办公室的电话,握在手中,屏住呼吸,等待那震撼世界的历史性一刻的降临。

倒计时秒表在嚓嚓作响,李旭阁的心已禁不住一阵狂跳。

(四)

随着指挥员10、9、8、7、6、5、4、3、2、1的倒计时报数,只听一声起爆口令,死寂的戈壁滩上遽然掠过一片耀眼的白光,远处传来一声轰隆隆的雷霆巨响,大地震颤了,遥远的天边,一个火球缓缓裂变,红云般的“蘑菇”浮浮冉冉,冲天而起,扶摇苍穹,飓风天地。

一会儿,红色蘑菇云在半空中升腾翻卷,次第成乳白色。白云悬空,美丽的蘑菇绽放天地之间。李旭阁欣喜若狂,仍没有忘记将手中的电话递到张爱萍手中,说:“总理就在电话旁,他在等你报告情况。”

张爱萍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说:“总理,首次核爆炸成功啦!”“是不是真的核爆炸?”周恩来在电话里问张爱萍。

张爱萍扭头问身边的核科学家王淦昌,“总理问是不是真的核爆炸?”“是核爆炸!”王淦昌肯定地回答。

张爱萍立即向总理作了报告。周总理说:“很好,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参加首次原子弹研制和试验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祝贺!毛主席正在人民大会堂,我马上去向他报告。”

李旭阁站在张爱萍身边,将这历史性的一幕铭刻于心。摘自《中国国防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