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曾多次参加草案征询意见会的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永琦透露,目前,工资条例草案已经完成,并将于近日上报国务院有关部门。
草案核心内容将突出“调低限高”,即最低工资标准的增加机制和垄断企业尤其是高管工资的限制。
增低:工资增长将与CPI挂钩
杨永琦介绍,最低工资标准是工资条例草案的重点内容。草案很可能将首次明确最低工资不包括加班费、高温低温及国家的各种补贴,三险一金也不包括在内。
杨永琦说,此前各地最低工资的构成不统一。例如,同为1000元的最低工资,有些地区扣除了三险一金,有的则包含三险一金,还有的甚至包含加班费和各种补贴。
此外,草案确定,职工工资增长应充分考虑当地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因素。
杨永琦强调,工资与当地CPI之间并不是动态联动关系。物价是工资增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工资的增长仍然要通过工会与资方进行集体谈判或协商的形式实现。
限高:拟要求垄断行业定期公布工资水平
限制垄断行业的高工资是草案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从而缩小垄断行业与普通行业的收入差距。
草案指出,政府将定期出台工资指导线,对工资水平进行宏观指导调控。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至3倍,再加上住房、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有5至10倍。
杨永琦表示,草案规定对垄断企业加大监管力度,拟要求垄断行业定期公布工资平均水平、涨幅、增长金额等内容。
保障:工资保证金写入草案
除了“调低限高”,该条例草案还有个重要功能是“保障”。
杨永琦说,在工资支付机制上,草案首次将“工资保证金”写入工资保障机制,直接好处是将减少欠薪和拖欠工资情况的发生。据《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