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3版:中国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温州瓯海区原区委书记谢再兴一审获死刑
紫金矿业污染、30天仍未提赔偿,股价不跌反涨
玉树地震捐款管理权存疑,多家慈善会未汇缴
男子冒用他人身份证在网吧上网被拘10天
社科院考古所:
发现尧舜之都
通化断水近4日,全面恢复仍无期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古城】 位于山西襄汾县陶寺村的陶寺遗址【惊现】 “两个朱书符号是文字的可能性很大”
社科院考古所:
发现尧舜之都
支持者:足以“改写历史”
反对者:“关于他们的传说,靠不靠谱还两说”
陶寺遗址出土的陶壶上,两个朱砂书写的符号被认为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中国文字。
形似齿轮的陶寺文化器物。
陶寺文化早期的铜铃。

社科院考古所:

发现尧舜之都

支持者:足以“改写历史”

反对者:“关于他们的传说,靠不靠谱还两说”

【古城】 位于山西襄汾县陶寺村的陶寺遗址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襄汾县陶寺村以南,地处汾河以东,塔儿山西麓,距县城约15华里。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陶寺遗址考古队领队何努说,那是一座都城。

到了中期,城址扩大数倍,社会更趋繁盛。城中恢弘的宫殿中,住着一位崇尚文德的“王”,城墙牢固,府库充盈。官营的手工作坊里,工匠们开始掌握青铜铸造技术,最初的文字被用于称颂“王”者。

【惊现】 “两个朱书符号是文字的可能性很大”

陶寺遗址发现于上世纪50年代。1978年至1984年,为寻找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夏朝的遗存,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联合山西临汾地区文化局,对陶寺遗址进行了第一轮大规模发掘。

发掘结果表明,陶寺遗址与所谓的“夏墟”并无关联。但反映出当时社会等级分化已十分明显,充分说明了社会的复杂化程度和文明化进程。有学者很快将其同古史传说中的尧帝联系在一起。

有两件出土器物引起人们长久关注。其中之一是一个出土于陶寺晚期墓葬的铜铃。这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金属乐器。在陶寺遗址发现的一把残破陶制扁壶,则可能改写我们对中国文字史的认识。扁壶的两侧有两个用朱砂书写的符号,多数专家认为其中一个是“文”字,对另一个符号则分歧较大。另有专家将后一个符号解释为“命”、“昜”、“邑”、“唐”等字。

“(这两个符号)是文字的可能性很大。”北大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说。

【焦点】 受质疑的“观象台”

位于城址东南部的一处建筑基址,是这一轮考古发掘中最引人注目的发现,围绕它的争议也最多。何努称之为观象祭祀台。

这是一个平面呈半圆形的平台,在它的圆心观测点,考古队员发现一个里外三圈的圆形夯土构件。圆心观测点以东约25米,是一道深埋地下约3米的弧形夯土地基,地基之上已无遗存。

在天文学界,何努的发现和推断获得较广泛的认同。已故著名天文学家席泽宗院士把陶寺观象台的发现,称为“中国天文考古真正的开端”。

然而,天文学界的肯定并不能消解考古学界的质疑。正反两方争议巨大。支持者称,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观象台,这一发现无疑可使华夏文明在天文学领域超越其他三大文明古国。一位不愿具名的考古大家则表示,该处遗迹地表以上假设的观测柱已经不复存在,仅仅凭借地基上的几道缝隙不足以向上复原。

【支持】 陶寺遗址的发现足以“改写历史”

虽然围绕陶寺遗址的争议仍然很多,但在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牵头人王巍看来,陶寺遗址的考古发现已经足以“改写历史”。

然而作为这一考古发掘项目的主持人,何努出言谨慎:“就目前情况来看,只能说陶寺遗址是尧都平阳的可能性最大。”

【反对】 “关于他们的传说,靠不靠谱还两说”

对于陶寺遗址能否认定为“尧舜之都”的问题,北大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表示,考古学有其局限性,考古资料往往很难落实到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何况尧舜本身还是传说中的人物,“关于他们的传说,靠不靠谱还两说呢”。赵辉表示,陶寺遗址就现有考古发现的规模、内容等看,是个都城等级的遗址没有问题,但能否将它坐实为“尧舜之都”,那是一个次要的问题,而且现在讨论这个问题也还为时尚早。据《京华时报》

公元前2300年左右,一座庞大的史前古城在晋南的汾河之滨崛起。在这里,王族墓地、宫殿区、下层贵族居住区、普通居民区、手工作坊区等一应俱全。人们不禁将它和传说中的“尧舜之都”联系起来。

出土的一件陶壶上,两个朱砂书写的符号被认为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中国文字。一处半圆形遗迹,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

近日,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认为,凡此种种,足以将中华民族可以考证的文明史往前推进500年。然而,围绕这些结论、推断和分析,争议之声从未止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