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1版:我在现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昨天上午,她就落网了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星期二,晚报报道了一件事
大大的标题很醒目
《你见过这个女人吗 她骗了好多人的钱》
昨天上午,她就落网了
为什么这么快?星期二当天
同样被骗的酒店经理看晚报后打来电话
他设了一计,请君入瓮……
昨天上午,受骗人杨先生在一家饭店的总经理室,堵住了嫌疑人刘瑛(左一)。

星期二,晚报报道了一件事

大大的标题很醒目

《你见过这个女人吗 她骗了好多人的钱》

为什么这么快?星期二当天

同样被骗的酒店经理看晚报后打来电话

他设了一计,请君入瓮……

星期二下午3点,红专路经七路口北200米保食杰大酒店,经理李长舟正在翻阅《郑州晚报》。“我在晚报投有广告。”

当他看到A05版的标题——《你见过这个女人吗 她骗了好多人的钱》时,急速读了前几行:“一口郑州口音,40岁左右,不胖不瘦,短黄大蓬发。烟瘾很大,化妆浓艳……”

他一拍桌子站起来:“我可能被骗了。”

这篇报道说了这样一件事——

中年女刘某,在交警二大队附近开了一家店,业务是“事故代理”。今年五六月份,她以帮人处理交通事故、索要赔偿为由,骗了杨先生几万块钱后神秘失踪。

本报当时这样描述刘某:“一口郑州口音,40岁左右,身高1.67米,不胖不瘦,短黄大蓬发。烟瘾很大,化妆浓艳,穿着暴露,不戴文胸。”

李长舟当即给本报打来电话:“我认识一个人,跟这个骗子很像。”

他的饭店准备开业,上周四,店外打出招聘启事,一个叫刘瑛的女人来了。刘瑛说,她自己开公司,认识很多领导,“一个月能给我拉来至少55万元收入”。

“她一根接一根地吸烟,说要公关,需要3000元,我给她了。”

恰巧,骗杨先生的女人也叫刘瑛。经记者牵线,李长舟与杨先生通了电话。两人基本确认,骗他们的“刘瑛”是同一个人。

记者又和打来电话的李先生、梁先生取得联系,他们说法很一致,骗他们的女人都叫“刘瑛”。

但是,刘瑛居无定所,到哪里找她?

巧的是,当天,李长舟接到刘瑛的电话,称她妈妈生病了,想借2000元。

紧急和记者沟通后,当天晚上,李长舟设了一计,“请君入瓮”。

欲知详情,请翻过此页,阅读A12、A13版。

晚报首席记者 徐富盈/文 晚报记者 廖谦/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