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3版:第一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骨科带头人简介
傲立中原骨科的“后起之秀”
“十八般武艺” 攻克肿瘤难题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十八般武艺” 攻克肿瘤难题
记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孔忆寒
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主任孔忆寒

外科手术、放疗、化疗,是医疗界面对肿瘤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三大疗法。而如今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介入治疗、热疗,生物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疗法也“百花齐放”,取得了可喜的临床效果。

在郑州市就有这样一位专家,25年来潜心研究肿瘤疗法,在抗击肿瘤“十八般武艺”综合运用上得心应手,声明远播。

他,就是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主任孔忆寒,他所带领的团队是河南少有的坚持肿瘤综合治疗的专业科室之一。

技术

重症肿瘤患者 综合治疗现奇迹

孔忆寒,1985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硕士学历、主任医师。任河南省食管癌专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郑州市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国内访问学者。在他综合利用多种方法的精心治疗下,无数肿瘤患者转危为安,多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50岁的宫颈癌患者李娜(化名)来自香港,坐着轮椅,慕名到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找孔忆寒求诊时,肿瘤直径达8厘米、盆腔淋巴系统转移,肿瘤组织表面糜烂引发持续出血,血色素仅有6克,体内点解质严重絮乱。孔忆寒马上通过介入方法,将向肿瘤供血的主要血管栓塞,止住了出血;随后通过对症、营养支持。免疫治疗,将患者体内环境调整到正常状态,同时配合放疗及腹腔热灌注治疗,患者状况很快好转。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肉眼观肿瘤完全消失,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这简直是个奇迹!”目睹妻子的病情变化,李娜的丈夫感动地流下热泪,他曾经带妻子到中国台湾等地辗转治疗而病情未见好转。

一位乳腺癌患者,确诊时已经出现远处区域淋巴结转移。孔忆寒为她做了联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4次,待转移灶消失后又进行了肿瘤切及区域琳结巴清扫手术,如今,这位常规病程很难超过3年的患者,已生存了十余年。

类似的病例不胜枚举,甚至一些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地,曾被其他医院放弃治疗的外籍人士,也在孔忆寒的综合疗法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孔忆寒直言,这些患者的成功治疗,得益于他25年来在胸腹部肿瘤的外科治疗、全身肿瘤的介入治疗、肿瘤的全身及局部化疗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曾在德国,匈牙利专家长期严格训练下掌握的国际先进肿瘤热疗技术。正是这些经历,让他为肿瘤患者制订综合治疗方案时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理念

成功的肿瘤治疗 综合治疗立奇功

如今,恶性肿瘤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二大生命杀手。谈到恶性肿瘤的治疗,孔忆寒感触颇深地说,如今肿瘤治疗分为外科、内科、放疗等不同专业,疗法多样化在给治疗带来更多选择的同时,却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因为肿瘤是复杂疾病,任何单一疗法都不足以使肿瘤患者得到最佳效果。

“比如说,很多人认为手术切除是治愈肿瘤的有效方法,实际上除少数早期肿瘤外,大部分病人都存在局部或远处的癌灶转移,这往往无法通过手术根除,术后易复发,发生转移。”孔忆寒说,每一种治疗手段都有其独有的优势,但也有其劣势,采用任何单一治疗方法治疗肿瘤,都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要想取得最理想的治疗效果,就必须按照患者的病理分期、个体情况,讲各种治疗方法科学、合理地组合在一起。临床结果也证明,几乎所有成功的肿瘤治疗,都是综合治疗。

孔忆寒介绍,以ⅢB期肺癌为例,常规处理原则是不允许手术的,内科多建议全身化疗,放疗科测绘建议放疗或用伽马刀处理,但效果均不会太理想。此时,如果先进行经支气管动脉的灌注化疗,直接作用于肿瘤病情变部位,有些ⅢB期肺癌患者就会变成ⅢA期甚至是II期肺癌,这就是能给手术创造出机会,大大地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减少疼痛。

追求

“不会因为我的决策失误,给患者带来不利影响”

肿瘤的“综合治疗”,绝非治疗方法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将各种疗法科学合理的组合,超到1+1>2的效果。这就要求医生必须具备丰富的肿瘤全科治疗知识。

孔忆寒深知这一点。作为郑州市卫生系统培养的唯一一位肿瘤专业跨世纪人才,他始终没有停止过对新技术、新疗法的学习和追求。虽专业以胸外科为主,但只要有机会,其他普外科的手术他也会尽力去做,积累了丰富的外科手术经验。

上世纪90年代,肿瘤介入技术在国内刚刚兴起,孔忆寒马上意识到这将成为肿瘤治疗的趋势,当即利用休息的时间,到北京、上海等医技前沿地区跟随有关专家学习介入技术,成为郑州市最早从事肿瘤介入治疗的专家之一,并担任了河南省第一届肿瘤介入委员会委员。

此外,他还曾到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胸外科、北京肿瘤学院学习胸外及肿瘤外科技术,并曾在广州某涉外医院从事临床和管理工作5年。在此期间,他和德国、匈牙利等国的专家一起工作,接触到了与国际接轨的肿瘤治疗技术,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肿瘤病人的首诊治疗决策,对患者整体治疗意义重大。如果一开始没有选择最合适病人的治疗方法,就会贻误病人的最佳治疗时机。”孔忆寒说,“我不会因为自己决策的失误,给患者带来不利的影响。”

德行

拍着良心做医生

为让科室成员不断进步、精益求精,孔忆寒始终没有放弃对科室医护人员的高标准要求,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要拍着良心做医生。”这是孔忆寒对自己和团队的第一个要求。他认为,医护人员必须摒弃专科偏见和经济利益的影响,给患者提供最适宜的综合治疗方案,让患者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高的收益。日常诊疗工作中,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他会尽量给病人开相对便宜的、能够报销的药物;病人送上的红包能推的尽量推,实在推不掉的,就存到病人账户上。在他的带领下,肿瘤外科形成了处处以患者角度考虑的良好风气。

用心、细心是医护人员必备的素质。肿瘤患者的心理复杂多变,而情绪状况又对肿瘤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孔忆寒和他的团队通过心理培训提升心理服务能力,能够及时捕捉病人微小的心理变化,恰当地进行心理抚慰。

对待患者一定要操心。孔忆寒说,病人最需要的还是治好病,面对病人的期盼和信任,医护人员必须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到病人身上。除了门诊和手术,孔忆寒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泡在病房,守护、监控、处置病人。正是如此的敬业和操心,他入主肿瘤外科后所做的开胸手术中,没有一例在术后送入ICU,全部在病房安然度过观察期。

梅花香自苦寒来,常忆病患疾与苦。这就是孔忆寒,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主任,一位备受同行、患者好评和尊重的好医生。

本版撰文 晚报记者 董亚飞

通讯员 秦川 王玮玮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