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8版:打造“中原经济区”助推河南腾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探索中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模式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中原经济区对国家战略会有什么贡献?
中原经济区和其他经济区有什么不同?
探索中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模式
要探索出中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模式要成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区要做有效益的农业要处理好和其他经济区的互动关系
黄冈 黄石 咸宁 仙桃 潜江 天门 孝感 武汉 鄂州 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由“1+8”9座城市组成,是指以武汉市为中心的100公里半径内,整合8个中小城市,形成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密集城市群。

中原经济区对国家战略会有什么贡献?

中原经济区和其他经济区有什么不同?

□晚报记者 裴蕾 辛晓青

专家访谈

郑州大学商学院教授、郑州大学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孙学敏

要考虑中原经济区对国家的贡献

孙学敏认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明确中原经济区的定位问题。

“中原经济区对国家整体战略会有什么贡献?中原经济区和其他经济区有什么不同?它的突出特征是什么?”

孙学敏说,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只有和已有的经济区不雷同,并且有特别的贡献,才能上升为国家战略。”

要探索出中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模式

孙学敏认为,中原经济区的一个重要定位应当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区。这也是它和其他经济区最大的不同点。

“众所周知,粮食安全是必须放在国家战略层面上的,一定要保障这点,叫响这点。”

“中部崛起,已经是国家层面的战略。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应当探索出一个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模式,应当把中原经济区放在支撑起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高度,使中原经济区成为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示范带动区域。”

要成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区

中原经济区的规划如何体现其战略定位?孙学敏认为,必须走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农业工业化,走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子,完善农业生产价值链条,使农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要用工业化的方式经营农业,使未来的中原经济区成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的保障区。

“在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同时,要跳出过去‘农村就是穷区’、‘发展粮食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的思维模式,这也给中原经济区规划提出重要任务。”

要做有效益的农业

“其实,我们最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对此,孙学敏认为应该做好三方面内容。

首先,要在中原经济区内做好工业发展布局,实现更精细的经济发展的分工。比如,在大中城市,可发展传统工业和新的战略支撑产业、更多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业。

其次,要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必须让农业成为有效益的农业。”他强调,在这方面,要拉长农业生产加工链条,深化加工价值,要由传统低效益农业转变成为现代化高效益的农业,“只有这样,对资本、技术、人才才有更多的吸引力,才能让农业作为一个产业,吸收更多新的资源,使更多的资本流入。”

要处理好和其他经济区的互动关系

“最后,我认为,要使中原经济区走出一条既能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又使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在中原经济区的规划中,必须要注意和其他经济区互动关系的处理。”

孙学敏表示,这一点将有利于实现发展战略协作关系,而不至于使中原经济区成为一个经济发展的“孤岛”。

“如果处理好这个关系,将可以从其他经济区发展成果中,吸收更多有价值的东西,也可以得到其他经济区的支持,从而更积极地促进当地经济区资源向中原经济区流动。”孙学敏说,这一点,在中原经济区的未来规划中,必须强调。

【他山之石】

武汉城市圈

“两型社会” 一个记者眼中的城市变化

“因为武汉市提倡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所以很多举措都是围绕这些东西开始的。”作为武汉市民,《武汉晚报》的记者,秦杰感受深刻。

可借鉴的范例1:环境友好建设

秦杰说,武汉从去年开始推行自行车免费租赁,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难题,在全国率先建成自行车免费租赁异地存取的出行系统。

这个新鲜事物刚一出现时,曾面临着诸多困难。

秦杰坦承,“开始时一些自行车亭被砸、自行车胎被刺破,慢慢的,市民接受了。现在运行状况很好,日本大分市的市长还专门来武汉学习。”

免费租赁,异地存取,自助服务,更是一条流动的广告线,武汉在环境友好建设上,给中原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可借鉴的范例2:环卫市场化

“最近,武汉市启动了将城市道路保洁市场化试点,今年完成3个城区的试点后,将来2万多环卫工人都将是企业人。”秦杰介绍了武汉“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一个最新变化。

“现在的环卫部门是事业单位,环卫工人工资不高,还很受歧视,但是将来,环卫工在武汉可能会成为一个热门行业。”秦杰说,“比如一条道路的清扫,政府会实行招投标,政府原先用于环卫的钱拿出来给企业,让企业参与竞争,不仅可以提高效能,还可以提高环卫的机械化程度。”

据了解,目前武汉该项工作刚刚开始试点,具体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还没出台,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作为参与企业,将会在税收等方面获得极大的优惠。

“此举的目的,就是在推行‘小政府大社会’。”

记者感受:有突破才能有希望

在武汉“两型社会”的报道中,记者秦杰感受最为深切的是,“政策的不断突破。”

“武汉的经济开发区,是国家级的,享受着很多优惠政策;而在‘武汉城市圈’里的咸宁市,办了园外园,同样享受开发区的政策。”

“比如户口问题,在武汉远郊区,一些农村逐步转为小城镇户口,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社会福利。”

在秦杰的眼中,武汉的发展变化是飞速的,最直接的体会,东湖的水更清了,空气更透彻了,市民的荷包更鼓了。 本版文章只代表嘉宾观点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