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新郑路的王邵男前两天拨打晚报热线,说他有一枚五代时的大枚古币,貌似南唐时期的,想请晚报帮忙寻找专家鉴宝。
王邵男今年18岁,开封人,目前在郑州工作。
“我上初中二年级时开始喜欢上了收藏。”
13日中午,记者见到小王,他从口袋里掏出3枚钱币,它们被严密地包在塑料袋里。
一枚钱币的一面刻有“永通泉货”字样,背面空白,上面还有铜锈;一枚钱币是铜制的,上面是十二生肖的图案;一枚上面全是像符号的图案,拿着都沉沉的。
“我最想鉴定的是这枚‘永通’,它的存世量非常少。”小王说。
小王的这3枚钱币到底是真是假?
我们找到了钱币专家张立敬。
他1982年入行,至今已有28年历史。
“这枚是仿的,而且是80年代以后仿的。”张立敬介绍,“永通泉货”的意思是永远流通的货币,钱币是公元958年铸的,币制为青铜,它的特征是轮廓厚重,文字精整,分为篆书、隶书两种字体。“这个明显就不是,‘永通泉货’确实存世很少,真品好的价值十几万,而且只有那个时期铸的才算真钱。”
另两枚会怎样?“这两枚叫做花钱。这枚十二生肖是真的,市价能值一两百元,那枚咒语钱是假的。” 晚报记者 李丽君 实习生 赵柳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