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4版:号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纪念,为了不忘却的记忆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南京纪念在日遇害中国劳工
纪念,为了不忘却的记忆
“你有个英雄父亲,当然是常常离别”
戴安澜将军

65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号外!号外!”欢声响彻中华大地。

历史的创伤不应该忘却,也不可能忘却。

国人当常思昔日伤痛,让警世之钟常响心头。中国要在大国崛起的路上,有尊严地留下一个又一个稳健凝重的脚步!

“他们被掳时没鞋穿,现在有了”

为了纪念二战期间在日本遇害的6380名被强掳的中国劳工,14日下午,被掳劳工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以及日本友人等近50人,在南京举行6380双布鞋摆放活动。

摆放活动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广场举行。此次活动也是花冈和平友好基金管理委员会、旅日华侨中日交流促进会、台湾人民文化协会共同主办的“不能忘却的历史——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特别展”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花冈和平友好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王红的父亲曾是被掳劳工的一员。王红说:“当年被强掳到日本的中国劳工没有鞋穿,所以这次活动的主要意义有两个:一是为了维护当年遇难者的尊严;二是为了让两国人民铭记历史,从而更好地维护中日友好关系,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

来自石家庄的76岁老人路先生说:“我父亲遇害时也没能穿上一双鞋,现在终于有了。”

二战期间,近4万名中国劳工被强掳到日本,据官方统计,共有6380名中国劳工遇害。新华社发

请记住这个人

“海鸥”将军戴安澜

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也是中国抗战名将戴安澜将军诞辰106周年。

近日,记者在上海见到了戴安澜将军的女儿戴藩篱,她深情回忆了自己的父亲……

岳飞、文天祥就是最好的榜样

戴安澜1904年出生于安徽无为,原名炳阳。受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感召和端甫叔祖的指引,1924年3月赴广州参加国民革命军。

“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后,父亲为表达自己搏击长空、力挽狂澜之志,更名为安澜,立号海鸥。所以人们会称他为‘海鸥’将军。”戴藩篱回忆,1926年军校毕业以后,戴安澜就投身到北伐和抗日战争之中,功勋卓著。

1933年3月,戴安澜任国军17军25师145团团长,参加长城古北口抗战,因功获五等云麾勋章;1937年8月,台儿庄大捷后他荣获华胄奖章,并晋升为89师副师长;1938年夏天,他参加了武汉保卫战,立了大功;1939年11月,他又参加了昆仑关大战,获四等“宝鼎勋章”。

“父亲所在那个年代战火纷飞,他曾说过,岳飞、文天祥这些民族英雄,就是他最好的榜样——精忠报国,死而后已!”戴藩篱说。

“我真正看到父亲的时间很少,他总是非常忙碌。”戴藩篱说,“有一个画面,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中。”

1940年春天,戴安澜因在昆仑关战役中受重伤,回到广西桂林疗养。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父母带我们去散步。”戴藩篱回忆,“那时山上开满了杜鹃花,母亲摘下一朵别在我头上,父亲看了笑得很幸福……”

这样温馨的瞬间,在戴安澜将军一生中屈指可数。他始终以大局为重。在写给儿子戴复东的一封家书中他说:“你有个英雄父亲,当然是常常离别。如果我是田舍郎,那我们可以天天在一起。但是,你愿意要哪一种父亲呢?我想,你一定愿意要英雄父亲。所以,对于短时间的离别,不要太看重了才好。”

父亲的英雄事迹,对子女们是莫大的激励。“我在1951年考入南京军事干校,1952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戴藩篱说,“那份勇气和爱国之心,就是来源于父亲。”据新华社电

请记住这段历史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轨道,反诬中国军队搞破坏,借此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挑起战事。“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1937年7月7日 日军炮轰宛平县城、进攻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从此,中国展开全民族抗战,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

1937年7月17日 庐山谈话,蒋介石发表“最后关头”演说,标志着国民党政府从妥协退让转轨到抗战中。

1937年8月25日 中共中央军委发出改编命令,将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及陕北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1937年9月23日 蒋介石发表谈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标志的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45年8月6日 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3天后,又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

1945年8月8日 苏联对日本宣战,并于9日向日本关东军发起全线总攻击。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9月2日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1945年9月9日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

1945年10月25日 中国台湾地区日军投降仪式举行,结束了日本在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据《解放军报》

你有个英雄父亲,当然是常常离别。如果我是田舍郎,那我们可以天天在一起。但是,你愿意要哪一种父亲呢?我想,你一定愿意要英雄父亲。所以,对于短时间的离别,不要太看重了才好。

——戴安澜写给儿子的信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