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3版:全国哀悼日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将军洪水里扛起木头 90后士兵用手刨土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将军洪水里扛起木头 90后士兵用手刨土
十四日,救援官兵向刚刚被搜寻出来的遇难者遗体志哀。
12日,一名“90后”士兵在清淤现场工作。

舟曲,8月15日10时整。

一声长长的低沉哀鸣,啼血般在高山峡谷间久久响起。

这一刻,国旗半垂,草木含悲,大地呜咽。

这一刻,几千名静默肃立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脱帽、垂首……

这一刻,泪水,不可抑制的泪水,从头发花白的将军眼角悄然溢出,从满身泥浆的士兵脸上无声滑落。

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在这一天,铁骨铮铮的军人,哭了!

从玉树转战舟曲,衣服都顾不上换

在距离哀悼现场不到200米的挖掘现场,站在泥泞的废墟上,兰州军区某集团军防化团18岁士兵陶腾和他的战友放下铁锹,摘掉口罩,直直地站在那儿,泪水溅落。

自8月8日到达舟曲后,陶腾号召团里所有“90后”战士组成一支“90后突击队”。这支由46人组成的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年轻队伍,时时处处冲锋在抢险救援的最前面,日日夜夜战斗在群众需要的第一线,成为抢险救援的生力军。

这样的队伍,这样的士兵,人们几乎在每一个救援现场都能看到。

炮兵团这次参加舟曲救援的官兵中有将近一半是“90后”士兵。也许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转战舟曲之前的8个小时,在玉树地震灾区持续战斗了3个多月的他们刚刚回到驻地,甚至没来得及换身衣服……

在舟曲三眼峪,许多被泥石流掩埋的房屋是木质结构,地形狭窄,大型机械无法进入,救援时官兵们只能用手刨……

8月15日,舟曲持续几天的阴雨天气,在这天变得阳光明媚。

驱走悲伤的阴影,洒下希望的阳光。

哀悼时刻,我们一起释放哀伤,明天,我们依旧坚强!

据新华社电

4平方公里拥进32名将军

站在哀悼现场第一排的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关凯,满头白发的他在人群中是那么显眼。作为军队和武警部队舟曲抢险救援联合指挥部的总指挥,沧桑憔悴的将军,眼含泪水。

舟曲抢险救援7天来,在这片仅有4平方公里的狭窄地带,500余名身先士卒、深入一线的将校军官成为部队救援的主心骨和带头人。这其中,有32名将军。

白天,他们顶着烈日酷暑深入现场,带领官兵全力搜救。深夜,他们通宵达旦研究救援行动,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

8月8日中午,兰州军区副参谋长李星和政治部副主任王文杰带领先遣部队一抵达舟曲县城,马上组织部队打捞水上漂浮物,疏通县城被堵的桥梁。两位将军跳入过膝的洪水,带头扛抬木头杂物。

堰塞湖疏通现场,某集团军军长何清成每天泡在湍急的泥水中指挥部队实施危险系数很高的爆破作业,经过数十次成功爆破最终使堰塞湖险情得以解除。

厚厚的淤泥堵住了舟曲县城区的咽喉要道,救援物资和大型车辆无法及时送达救援一线。某集团军政委范长秘率领某部180名官兵,历经14个小时昼夜奋战,终于打通了这条灾区救援的“生命线”……

救援进展

遇难人数升至1248人

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指挥部最新通报,截至15日16时,泥石流致使1248人遇难,496人失踪,解救1243人。

被淹近8天的瓦场桥首次露出江面

15日14时,经过武警水电部队救援官兵们的多日努力,被洪水淹没近8天的舟曲瓦场桥第一次露出江面,瓦场桥至罗家峪泄流渠全线贯通,湍急的江水顺着白龙江奔流而下。

白水江发生超警戒洪水

记者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获悉,受强降雨影响,甘肃白龙江支流白水江发生超过警戒水位洪水。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