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5版:凤凰三巨头锵锵三人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把一件件精美瓷器“装”进相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凤凰卫视执行副总裁、中文台台长王纪言
用镜头和照片记录中原文化
把一件件精美瓷器“装”进相机
“郑商瓷,小窑中做出的世界级作品”
两张照片,他请读者评一评哪张好
“院长”手不离相机,时时刻刻都在抓拍。
阎夫立微笑
阎夫立大笑

凤凰卫视执行副总裁、中文台台长王纪言

用镜头和照片记录中原文化

“郑商瓷,小窑中做出的世界级作品”

两张照片,他请读者评一评哪张好

凤凰卫视执行副总裁兼中文台台长。

1949年2月出生在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中学毕业曾到农村插队4年,后在呼和浩特日报当了两年记者,1974年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专攻电视新闻摄影。此后留校在电视系任教。先后任电视系主任、学院副院长、研究生导师。从1995年起参与创立凤凰卫视。在凤凰,叫他王总的没有,包括老板刘长乐在内,大家都亲切地叫他“院长”。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烧瓷的魅力所在,就是在出窑前,谁都不知道瓷器会成什么样。

“这家伙干了什么?”

“他在自己的小窑中做出了世界级的作品。”

“他的作品让我们的生活丰富起来。”

…… ……

这是中国香港凤凰卫视执行副总裁、中文台台长王纪言的一番话,说的是烧制郑商瓷的阎夫立教授。昨日,考察时,“院长”拿着相机不停拍照。在郑商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他将看到的一件件精美瓷器“装”进了相机里。

“这家伙干了什么”

这个标题,是王纪言告诉记者的。在“院长”眼中,在凤凰卫视考察团一行人眼中,郑商瓷大师阎夫立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他在自己的小窑中做出了世界级的作品。”王纪言说,阎夫立教授的烧窑厂不大,但是这个小小的烧窑车间中却出了很多优秀作品。

象征民族大团结的“国泰民安”,颜色绚丽的豆豆瓶、石榴瓶、友谊杯,都是阎夫立教授一手烧制而成的。

在“院长”的相机里,有一张照片,拍摄的是烧制前的瓷器坯子。打开烧炉,形状各异的瓷器摆放得整整齐齐,外露白、粉、灰等本色。这些瓷器坯要经过至少12个小时的烧制,出炉后就是大名鼎鼎的“郑商瓷”。

“他让我们的生活丰富起来。他做出了世界级的作品,还有法国朋友请他烧制玛丽莲·梦露。”

两张照片:大笑和微笑,哪张好?

别看王纪言是凤凰卫视的副总裁,在考察时他一直拿着相机拍照,这是他的爱好,也是他的特长。

上大学时,王纪言的专业是电视新闻摄影。因为常年干电视,说出来的话全是一个连着一个的画面和镜头。其想法每一个都是一流的,但实行的难度也超一流。撰写专著有《电视摄制的艺术》和《电视报道的艺术》。早期代表性作品有系列片《丝绸之路》和《一个小小的世界》《马背上的民族》《诗画中的民族》等。

在郑商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考察时,王纪言为阎夫立教授拍摄了多张照片,有两张他最满意。以“郑商瓷”为背景,阎夫立教授一张大笑,一张微笑。

“这两张照片,可以都登在报纸上。让读者评一评,是大笑呐喊的这张好呢,还是微笑的这张好?”“院长”说,每张照片都是这位郑商瓷大师的真实写照,相信每位读者都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隐于市的“郑商瓷”

二七区侯寨乡樱桃沟景区深处,是郑州市郑商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在地。静谧的环境,更有利于阎夫立教授潜心研究“郑商瓷”的烧制技术。

郑商瓷是郑州大学陶瓷文化研究中心阎夫立教授经过10年的时间,在发掘、整理郑州商代青瓷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中国历代名瓷工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发明的新瓷种。该瓷种在精心选材、高温烧制过程中去掉了铅、镉重金属,对人体没有辐射,成品皆以春天色彩为基调,釉色独特,有着“中国环保第一瓷”的美誉。

在世博会期间,“禅境”、“和谐鼎”、“吉祥平安”、“豆豆壶系列”(2尊)、“梅瓶”(2尊)、“寿桃”、“炎黄太阳尊”、“双连壶”(友谊杯)、“奉献瓶”(感恩瓶)、“祥云壁”、“金镶翠壶”等13件作品在河南展馆展出。同时,郑商瓷还将入住世博村,在寸土寸金的艺萃馆里拥有70平方米的展厅,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发出“中华瓷源圣地——郑州”这一文化名片。

王纪言说,阎夫立教授的“郑商瓷”研究是中原文化的一个代表。“中原文化有很大的影响力。凤凰卫视会扮演好中原文化宣传者的角色。”他说,他会用自己的镜头,反映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

“院长”相机中的精美瓷器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