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5版:中国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张照片背后的公德心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质疑者发文
一张照片背后的公德心
《挟尸要价》屡次获奖,又屡遭质疑质疑者:不捞尸上船是怕“晦气”,与讨价无关
“金镜头”组委会:证据显示照片没问题
获奖的 《挟尸要价》 该照片是《华商报》摄影记者张轶拍的。 素材来自2009年10月24日湖北荆州大学生何东旭、方招、陈及时为救溺水儿童壮烈牺牲,而打捞者捞尸时漫天要价,面对同学们的“跪求”,个体打捞者不仅不为所动,而且挟尸要价,一共收取了3.6万元的捞尸费一事。
王守海(船上穿白衬衫者)坐在船头等钱到位。
岸上师生表示一定给钱,王守海才示意将第二名遇难学生遗体拉上岸。
16:52
17:08
收到钱后,王守海等人开始第三次打捞。
第三名遇难学生遗体被打捞上岸。
李玉泉提供的照片。他说一直都是两船同时作业,不捞尸体上船是怕“晦气”。

《挟尸要价》屡次获奖,又屡遭质疑

质疑者:不捞尸上船是怕“晦气”,与讨价无关

“金镜头”组委会:证据显示照片没问题

近日,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作品《挟尸要价》的真假成了舆论焦点。参与调查的“金镜头”组委会人员表示,目前证据显示,照片没问题。

22日,首个质疑该照片的长江大学宣传部部长李玉泉再次发表博文,并公布了一组新照片,称不捞尸上船是因为“晦气”,而非“挟尸要价”。

对此,《挟尸要价》的作者向记者展示了他当时所拍的一系列照片,并说:“‘挟尸要价’是一个持续了几个小时的过程。质疑最后打捞上岸那一瞬间是‘挟尸要价’还是‘牵尸靠岸’根本没有意义。”

因钱没完全到手,王守海等人停止打捞,在船上抽烟。

捞尸行业也有很多禁忌

第一个站出来质疑《挟尸要价》照片的李玉泉再次发文并公布了新的照片,回应了为何尸体一直在水里泡着。

自《挟尸要价》获得今年“金镜头”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后,李玉泉就发文质疑该作品与真相不符。

李玉泉表示,媒体当时在报道此事时,对照片的解读为:船头着白色衬衫者牵着尸体与岸上的老师、学生谈价。事实是:在打捞中,两条船共同作业,着白色衬衫者挥手,是在指挥岸上的人配合“牵尸靠岸”。

“金镜头”大赛评委之一、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文澜认为,评委会对照片的画面内容进行了分析,大家认为如果同意打捞尸体,就不应该用绳子拴着尸体一直在水里泡着,而应将其捞起放于甲板上。

对此,李玉泉22日在博文中回应:“捞尸业就像殡仪业一样,是一个大家认为很晦气的职业,在这个行业中有很多禁忌。比如,如果把尸体捞上船,就认为这个人的灵魂一直会待在船上,从而给船主带来不利。这就是他们不愿把尸体直接捞到船上的原因之一。”

李玉泉还说,穿白衬衫的捞尸老人就是城市里的农民工,靠打工赚钱罢了。

组委会调查

专门派员到当地深入调查

记者在人民摄影网上看到“金镜头”组委会发布的调查声明。声明中称,本着对作者及所有当事人负责的原则,8月20日,“金镜头”组委会决定成立调查组,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当日上午,已收集到有关此事的大量素材。同时,希望事发现场目击证人或知情人士能主动与之联系,提供有力的证据。

昨日,记者致电“金镜头”组委会参与《挟尸要价》调查的相关人士,该人士透露,组委会专门派员到当地进行深入调查,目前已拿到最新的第一手调查资料,评审专家正在研究。“据目前证据显示,照片没有问题。”该人士还表示,调查结果很快就会在人民摄影网站上公布。

学校老师透露

总共付了3.6万元

据目击者称,事发当日,打捞公司老板陈波确实索要高额打捞费,甚至还提出见钱后才捞尸。

一名长江大学老师透露,学校凑钱凑了1个多小时,其间多名学生跪求陈波先捞人,但两艘船都静待陈波命令。后来,先凑了4000元给陈波,陈波才让王守海等人开始行动。

学生陈及时的尸体被打捞上岸后,陈波再次和校方谈判,称收一个人的钱,捞一具尸体上岸。又收到两万元钱后,王守海等人将学生何东旭的尸体捞上岸。

第三次,校方又掏了1.2万元。总共付了3.6万元。

照片作者回应

“挟尸要价”是一个过程

8月21日,照片作者张轶首度回应质疑,将自己所拍的全套照片发布在网上。张轶说,全套照片中包括个体打捞者谈价、中途罢捞等过程。

“事情演变成现在这样,确实出乎我的预料。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我绝对遵守新闻道德,对自己的良心负责,对所有读者负责,更对逝者及其家属负责。”张轶说,“其实‘挟尸要价’是一个持续了几个小时的过程,并不光是获奖作品中反映的那一瞬间。打捞者是跟长江大学的师生们谈好价钱后才开始打捞的,所以质疑最后上岸那一瞬间是‘挟尸要价’还是‘牵尸靠岸’根本没有意义。”

22日,张轶告诉记者,因一直有人质疑照片的真实性,致使他的工作也受到困扰,目前已离开原居住地。

《挟尸要价》获了多少奖

●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15名同学在长江荆州宝塔湾江段野炊时救了两名落水儿童,但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三名同学不幸被江水吞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当天下午,《华商报》摄影记者张轶拍下荆州市八凌打捞服务有限公司陈波到现场打捞尸体的过程。

●2009年11月4日,《南方周末》记者杨继斌发表《大学生救人溺亡隐情调查:“挟尸要价”另有其人“见死不救”渔民被冤》的调查报道。

媒体人马文娟2009年11月8日撰写《从大学生救人事件的报道看媒体责任》一文,提出有关媒体对大众的误导要承担责任。

●2009年11月16日,长江大学宣传部部长李玉泉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牵尸谈价”:不能不说的事实真相》一文,对照片提出质疑。

●2010年1月23日,第18届“金镜头”比赛暨华赛中国作品初评结果揭晓,《挟尸要价》获得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

●2010年2月4日,中国记协主办的“2009中国瞬间中国新闻摄影大赛(第三届)”揭晓,《挟尸要价》获一等奖。

●2010年8月5日,《挟尸要价》照片获得全国摄影艺术展记录类银质奖。随后,长江大学宣传部发出了“就张轶《挟尸要价》照片获全国摄影艺术展记录类银质奖致评委会的公开信”。

●2010年8月18日,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金镜头”颁奖盛典在青岛举行。《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了本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据《京华时报》《潇湘晨报》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