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开好局,五年大发展,十年新跨越。昨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网站了解到,国家发改委已正式印发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明确到2015年,《规划》实施要取得重大成果,实现《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000元,城镇化率达到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000元和8200元。2020年,中部地区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根据近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批复》,为全面贯彻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国家发改委在此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全面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晚报记者 裴蕾
进度:十年新跨越,2020年中部地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实施意见提出,要一年开好局 2010年是《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要把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部署,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首要任务,全面推进《规划》实施。中部六省要加快建立保障规划实施的机制,制定完成规划实施方案,开展编制重点领域规划,组织实施好重大项目,力争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制定具体实施意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五年大发展 到2015年,《规划》实施要取得重大成果,实现《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000元,城镇化率达到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000元和8200元,耕地保有量不低于《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下达的指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新增建设用地消耗量持续下降,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累计下降25%和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森林覆盖率提高2.3个百分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接近100%。
十年新跨越 到2020年,中部地区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成为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区域内部发展更加协调、与东西部合作更加紧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基本公共服务趋于均等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支撑全国发展的重要人口和产业承载地区,全面完成《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任务:八大任务摆在面前,大力发展中原城市群
《规划》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八大任务,河南应该怎么办?
(一)粮食生产基地建设 认真落实对中部粮食主产区的各项补贴政策,继续实施对粮食主产区重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增加对产粮大县的奖励补助。
(二)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 落实国家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案。落实完善鼓励煤层气开发利用的政策。
建设河南大型和特大型煤炭基地。实施河南郑州、焦作、鹤壁,安徽两淮煤层气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和淮南高瓦斯高地温高地压煤层群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示范工程。加快国家级和区域级大型火电基地建设。加强洛阳等大中型石化化工企业技术改造和改扩建,重点推进洛阳68万吨对二甲苯和10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有序建设河南煤化工基地。加大煤炭、铀矿、铁矿、锰矿、有色金属等重要矿产勘查力度。
(三)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 贯彻实施国家汽车、装备制造、船舶、纺织、电子信息、轻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继续对中部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贷款实施贷款贴息。继续支持中部地区具备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加快建设许昌电力控制保护设备制造基地,平顶山高压开关设备制造基地。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四)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 实施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交通专项规划,指导中部六省编制“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及相关交通发展专项规划,加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与实施。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物流业和旅游业发展的政策。
建设郑州、武汉等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加快京沪高铁和京广、徐兰、杭昆、石济等客运专线建设,新建运城至三门峡等地区开发性铁路新线。建设中原城市群轨道交通系统。建设河南平顶山地下储气库和山西端氏-河南博爱等煤层气管道。
(五)重点地区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该实施意见特别提出,将抓紧研究中原城市群发展有关问题。
加快构建沿长江经济带、沿陇海经济带、沿京广经济带和沿京九经济带,大力发展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城市圈。支持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建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支持资源型城市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
(六)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研究制定对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江河源头地区生态补偿的政策。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及山洪灾害防治,加强重点城市和地区的防洪工程建设。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七)社会事业发展 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积极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等各类棚户区改造。
(八)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落实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指导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编制区域合作规划。支持中部地区规划建设一批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