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中国顶级经济学家论剑钓鱼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陈栋生:

河南若成洼地将是中国“心腹之痛”

晚报特派记者 程国平 裴蕾 徐刚领 贾俊生 发自北京钓鱼台国宾馆

关键词:融合 枢纽 民生

“稍微等下,让我喝点水。”“要多抓茶叶,我爱喝浓点的茶。”昨日下午3时许,陈栋生作为专家学者,第一个走进了钓鱼台国宾馆,立即受到了记者们一窝蜂的围堵采访。而这位老专家也是十分的平易近人,在电梯上还不忘和记者唠家常,说自己虽然不是河南人,但还会说几句河南话呢。他说,他爱喝茶,特别偏爱的就是河南信阳的毛尖茶。

区域规划有效衔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谋划

对于中原经济区的构想,他显然并不陌生。

陈栋生说,“十一五”规划即将胜利结束,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制定的很全面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央和地方共同找到了一个办法或者“抓手”,这就是区域规划。最近两三年,我国批下来的区域规划有近20个,这些区域的面积大小不一,但规划还是起到了积极效益,占据了主导地位。

“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区的规划,也是中央政府对于一个地区发展的意图,与地方政府的谋划更好地衔接、融合。”陈栋生说,去年上半年批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就是陕甘两省跨省区的,它打破了行政区划的局限,使经济发展,特别是空间布局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

“河南成为洼地,就是心腹之痛”

陈栋生说,河南省在中部六省中占有重要地位。中部已有4个省都有这样的计划,武汉、长沙也提出过类似的经济区规划。河南是中国之中,有很多优势,人口多,人口约占全国的1/13,占整个中部地区人口的1/4还要多;河南也是粮食大省,占全国总产量的1/10,特别是夏粮,占全国的1/4,速冻食品、方便面更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最近全国提出要增长粮食产量1000亿斤,河南要占到1/4,这可是一个重担。河南要在“十二五”末期粮食产量达到1300亿斤。

他认为,河南还是中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河南承东启西,连南贯北,辐射八方。北煤南运、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都经过河南。河南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全国的发展和稳定之上。

他认为,陇海路像是一条腰带,通东连西,西北地区如关中、天水发展非常快,再加上东部发展很快,如果河南再不发展,就会变成洼地。从南北看,沿着京广线看,也是这样。

“因此,从东西南北看,河南不加快发展,就会成为洼地。我们搞区域经济的人士都认为,洼地不能在中部出现,否则就是‘心腹之痛’。因此,我们同意河南省构想的中原经济区建设,应当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也希望这个战略能够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在其中的区域发展中能够有浓彩重墨的一笔。”他特别建议说,希望中原经济区能作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之一。

中原经济区应做到“落实到民生”

中原经济区的建立,会给河南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机遇?

陈栋生认为“会带来巨大的政策效应”。

他举例说,安徽有个皖江产业带,去年一年招商引资1.2万亿元,今年仅上半年,招商引资就达到了1.5万亿元。

“这其中的原因何在?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今年1月份,国务院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陈栋生对中原经济区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我认为,应该做到四个着力于,即着力于国家粮食安全、着力于调整结构、着力于改革开放、着力于落实到民生。”

他还表示,中原经济区,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合作共赢的机制,怎么能够做到有实效?

“其实,河南从2003年以后,就开始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方面进行了探索,但是,由于中原经济区是跨省的,就需要整个区域内要互相通气联系。”

他最后表示,希望中原经济区能够得到批准,为中原人民谋福利。

陈栋生,著名区域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学术委员,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10余个市(地)政府经济顾问和深圳大学等几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生产力布局与区域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

“河南不加快发展,就会成为洼地。”

“中原经济区建立会带来巨大的政策效应。”

“着力于国家粮食安全、着力于调整结构、着力于改革开放、着力于落实到民生。”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