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6版:独家责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瓷器起源于郑州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郑州曾出土最古老的瓷器 五大名瓷都有后周郑州柴窑基因
中国瓷器起源于郑州
专家建言“中华瓷源圣地郑州”应尽早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郑商瓷所到之处,都是世人关注的焦点。 晚报记者 廖谦 图

瓷器曾作为中华民族的“形象大使”,蜚声海内外。在英语单词中,瓷器和中国都是China。那么,中国瓷器的起源在哪里?有人说是江西的景德镇,有人说是湖南的醴陵,也有人说是广东的潮州。郑州大学教授阎夫立经过多年研究,认为中国真正的瓷源圣地在中原郑州,并建言尽快将“瓷源圣地——中国郑州”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开发利用老祖宗留下的陶瓷文化无形资产,建立“中华瓷源圣地”纪念碑和博物馆等。

晚报记者 王战龙

最古老的瓷器出土于郑州商代遗址

说起中国瓷器的起源,不得不提及一件瓷器——商代原始青釉瓷尊。那是1965年在郑州市铭功路一商代墓葬中出土的文物。

“束颈、大敞口、折肩、深腹圆鼓,口沿内侧有清楚的轮转时遗留的凸弦纹,肩部饰席纹,腹部饰条纹,黄灰色胎,系高岭土制成。器表和器内上部皆涂黄绿色釉,内外和口沿部有釉痕,呈深绿色,色润,制作精细。高27厘米,口径27厘米。”

阎夫立说,当时出土的是碎片,专家们像小孩拼图一样,将其复原,最初定名为釉陶尊。

直至1971年,一次全国展览中,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考古所、北大等部门的权威当场定性是瓷器。

器物表面有玻璃质绿色釉,明亮光滑,胎釉结合紧密,硬度较高,叩之有金石之声。这与后代的瓷器相比,虽带有不少原始的色彩,但已基本具备了瓷器的特征。

专家们坚定地认为,这件器物的烧成温度最低在1200℃以上,完全具备瓷器的特点,堪称中国瓷器的鼻祖。

自此,改名为商代原始青釉瓷尊。

此前,传统的说法认为,中国的瓷器出现于汉代之后,学术界更为准确的说法是,瓷器“始于唐,兴于宋”。

郑州出土的这座原始瓷尊把我国的制瓷历史提前了1000多年,上推到了3000多年前。

“既然中国瓷器的鼻祖发掘于郑州,那么瓷器究竟起源于哪儿呢?”阎夫立说,对于瓷器的起源地,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观点,有人说是江西景德镇,有人说湖南醴陵,也有人说广东的潮州。

掩埋于历史间的真相究竟是什么?阎夫立决定探寻中国瓷器的起源。

7年时间,他亲自查阅原版文献,从历史渊源、时代背景、工艺特点、收藏品,《郑州志》考,郑州民俗,柴窑遗址发掘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然后经过检测、实验、烧造,终于找到了郑州古代柴窑与商代青瓷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阎夫立经过研究认为,中国瓷器的起源地就是郑州。

中国著名瓷种都与郑州有关

阎夫立说,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最辉煌的瓷种大多产生于河南,且都与郑州有关。

例如,宋代最有名的“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瓷,前3个瓷种都产生于五代后周时期郑州柴世宗的柴瓷,而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同样源于郑州辖区巩义市的唐代青花瓷工艺。

从古至今,郑州地区的瓷土资源十分丰富。这里的瓷土品质细腻,品种类型齐全,适宜烧制各种风格的陶瓷,用郑州的瓷土烧制的瓷器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

例如,北朝的瓷器纹饰普遍以莲花为题材,素净雅致,形成了浓郁的地方风格;唐三彩是举世闻名的艺术瑰宝,蜚声国内外;北宋出现的钧瓷、汝瓷、官瓷等被后人称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瓷器品种本身就产自河南境内。

阎夫立说,经考证发现,柴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御窑。

《饮流斋说瓷》:“天青一色,肇端北宋柴周遗制,瓊乎渺矣,自宋迄明有作者至康雍集其大成。”确切地说,天青瓷从后周柴窑开始,以后,直接影响了宋代汝窑、钧瓷的产生与发展。

那么柴窑和青商瓷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呢?

阎夫立说,商人衣着尚白色,生活用陶也以白色为圣洁。《中国历史通览》记述:“制陶是商代重要的手工业,陶器有灰色、红色的泥质陶和夹砂陶,还有更高级的硬陶、白陶和原始青瓷。其中最能代表商代制陶水平的是白陶。白陶以瓷土为原料,在1000°C以上的高温烧成,胎质洁白纯净,表面雕刻有精美花纹。”

白陶说明了古代制陶技术的成熟,并为青瓷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随后的3000多年间,青商瓷烧制业以郑州为圆心,郑州陶瓷的根脉伸向四面八方,经过历史漫长的发展与创新,于是便有了中国的“五大名瓷”。

阎夫立说,2005年,在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还收藏了一座价值连城至今依然保存完好的西周古窑,为确认郑州是中华瓷源圣地提供了实物佐证。

经过10年研制发明中国第六大瓷种郑商瓷

阎夫立是钧瓷研究方面的专家,曾任中国钧瓷研究所第一任所长长达13年。

2000年,他受邀来到郑州大学,创建了郑州大学陶瓷文化研究中心。他说,既然郑州是中国瓷器发展的源头,为什么不能创造一个带有郑州特色的新瓷种呢?他决定延续“青商瓷”血脉,创建一个代表郑州商文化的新瓷种。

为此,他花费了整整10年时间。

郑州大学陶瓷文化研究中心副所长李梅花告诉记者,传统的瓷器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必须用铅等有害物质做助剂釉。

那到底有没有一种原料可以做到无重金属、无污染、绿色环保呢?

为此,阎夫立奔波在郑州辖区的沟壑之间,寻找理想的料石,从创意、造型、素烧、上釉、出窑等道道工序,他都要亲自动手试验,甚至连窑炉的设计、垒砌和炉门的切割、焊接等技术他都要亲自参与。

我国著名陶瓷专家赵文玺说:“在陶瓷领域,没有什么能难倒阎夫立的。”

同时,阎夫立还改造建成了环保、节能的天然气陶瓷窑炉,使陶瓷的出窑成品率突破性地达90%。在国内首创无缝烧制钧瓷技术,先后改用液化气、天然气代替柴、煤烧窑烧制陶瓷取得成功,不仅降低了烧制陶瓷的劳动强度,而且消除了环境污染,改写了陶瓷烧制“十窑九不成”的历史。

他总结的《名贵传统瓷器天然气梭式轻质窑炉》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教育科学成果一等奖。同时完成了“釉下结晶微观意境”的实验,实现了“无缝烧制”和“立体釉”的创新。

历经上万次的实验,在1320°C的高温下,一个具有造型美、釉色美、纹路美的新瓷种产生了,被陶瓷界命名为我国“第六大名瓷”。

他们将其命名为郑商瓷,借商代“青商瓷”的谐音,取“郑州”、“商都”、“瓷之精粹”首字为名。

李梅花告诉记者,新瓷种的瓷土都是取自郑州辖区。打破了传统的钧瓷釉色常以“红为贵、紫为最”的常规,选择了绿色为主基调,郑商瓷就是“春天的色彩”,金色纹路与绿色釉面形成完美搭配,既彰显高贵典雅、明丽祥和的气质,又突出环保、和谐的时代理念,代表着蓬勃的生命力和吉祥平安的美好祝愿。

李梅花说,“郑商瓷”从“血缘关系”上来分析,“她是漫长而久远的商代中期原始青瓷的后裔;就遗传上说,具有后周御窑柴瓷的贵族基因;就釉色特点来看,它是郑州青商瓷灵魂的再现,是对商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人民日报》曾报道说,这是“陶瓷烧造史上的里程碑”。

中国香港凤凰卫视执行副总裁、中文台台长王纪言曾发问:“这家伙干了什么?”“他在自己的小窑中做出了世界级的作品。”“他的作品让我们的生活丰富起来。”

如今,由阎夫立创新发明的新瓷种——郑商瓷,多次作为国礼随国家领导人、政府要员走出国门,传遍70多个国家和地区,像一位文化使者架起了一座座中外友谊的桥梁。

建言“中华瓷源圣地郑州”应尽早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郑州辖区的新密、巩义、登封等地储藏着大量的陶瓷原料,陶瓷是一个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包括实用陶瓷、工业陶瓷、文化陶瓷都大有发展前途。

一个尴尬的事实是,河南城乡建设使用的大量实用陶瓷,都是从省外购进的。

阎夫立说,如果进行有计划的加工、生产开发利用,一定会产生出巨大的综合效益,但河南现在还没有一家这样的厂家。

根据他的调查,河南几乎每个县、市都有古窑遗址,从商代开始直到元代,河南一直是中国的陶瓷中心。据不完全统计,河南发现的较大陶瓷窑口遗址已经达400处。

他呼吁,郑州应尽快申报“中华瓷源圣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振中原陶瓷文化雄风。

阎夫立说,申报“中华瓷源圣地”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进一步促进河南的陶瓷文化发展,为郑州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郑州的知名度。

他也勾勒出了郑州瓷文化未来发展的蓝图:可以通过把郑州申报为中国瓷源文化之乡,建立“中华瓷源圣地”纪念碑和博物馆等,把标志性纪念物与旅游、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向世人展示中华陶瓷文化的精华,在郑州形成收藏陶瓷、欣赏陶瓷的浓厚文化氛围。

李梅花告诉记者,他们正在筹备建设郑商瓷艺术博物馆,准备把我国古窑炉复制陈列、陶瓷制作历史介绍、陶瓷艺术品展示、陶瓷文化教育、陶瓷制作工艺演示、制作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集观赏性、教育性、实践性、参与性等用途于一身。

这个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第一座多学科综合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有机结合的一流陶瓷艺术博物馆。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